《法華經 藥王菩薩本事品》 正法治世 離諸衰患

0觀看次
A- A+

20200727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845集


繪圖/黃逸樵


佛菩薩慈悲誓願,
福德能消滅毒藥,
若遭懷惡欲加害,
持正念離諸苦患。
惡疫饑饉等衰耗,
人為之諸災禍患,
正法治時世離諸衰患,
護諸深法藏。

我們用眼睛看,心要受,法要入心。佛菩薩慈悲的誓願要用心學,學佛就是要學佛所行道,也就是菩薩道。走過菩薩道的盡頭,就是成佛之道了。

成佛前,開始的一段時間你要去付出,付出無所求,才是真正的擴大愛、拉長情,叫做菩薩。菩薩叫做「覺有情」,就是長久以來,樂於為人付出,都是結好緣。好緣不斷地牽引,因緣成熟,就是成佛的因緣具足了。

「佛菩薩慈悲誓願」,每一尊佛或是菩薩都有四弘誓願,這「四弘誓願」是諸佛菩薩共同的願。「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」,若沒有發四弘誓願,是無法成佛的。

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佛陀教菩薩法,要我們去履行的第一個願,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,亦即要入人群。人群之中,難免人與人之間各有不同的習性,要當菩薩就要修行,要能捨棄自己的執著。

佛菩薩能發誓願,難道我們不能發如是願嗎?這個誓願就是修福德。人生苦,苦在生、老、病、死苦,愛別離苦、求不得苦、怨憎會苦、五蘊熾盛苦;五蘊熾盛就是我們身心的苦。除了這八苦之外,還有的苦,就是苦在世間人人會貪著一切,我見、我思、我行。

我見,就是我愛、我的習慣,叫我改,很難!我有做好事,捐身外財物我做得到,但要改習氣有困難。「福德能消滅毒藥」,明明知道我要造福、修德,能消滅毒藥。但我們的心念,習氣卻都與這些毒相處,不是貪財物,而是貪口欲。現在呼籲人人要素食,就覺得食事大啊!好像很困難。

諸佛菩薩智慧,累生世修行,所做的就是愛護生靈,保護生態,疼惜物命。眾生無邊誓願度,就是要來教育人間,人人護生、愛物,淨化我們的心。

目前全球陷入新冠肺炎的災疫,嚴重影響經濟,景氣低迷,多少人無工可做,很多人受飢、受餓,貧窮苦難的家庭一一浮現,這也是一波的毒。人人若能除惡造福,這個毒藥就會消除。

「若遭懷惡欲加害,持正念離諸苦患」,若遇到這種疾厄加害有修福德的人,能夠持正念就能離苦患,這就是「大哉教育」。遇到惡念來誘引,要將我們拖下去時,我們要趕快提起正念,不被誘引,持正念才是我們的方向。

「惡疫饑饉等衰耗」,因為那些惡,會牽引我們到惡疫饑饉等,福報就會衰耗掉了。「人為之諸災禍患」,人為的禍患,惡疫、饑饉就會一直循環。

要提起正法,「正法治時世」,正法的時世,我們要「離諸衰患」,要「護諸深法藏」,我們的法藏要好好保護。正道,要拿出來用,道理才是真正智慧的糧食,道理才是真正救病的良藥。

現在唯有法,很深的法,大家要不斷不斷地用心了解。看看過去的菩薩修行要克制欲念,還要無私地奉獻,不斷地奉獻,將身外再心愛的東西都要捐出去。身外東西可以為苦難人付出無所求,捨到一無所有,還有身體可以供養。

宿王華菩薩來請佛陀講藥王菩薩的本生,佛陀就說起過去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的過去生的過去生,總是再回歸回來,現在佛陀要向藥王菩薩說話了。

總而言之,大家要很用心了解這部經的用意,不只說故事而已,而是說天長地久的「因緣果報」法的真諦。請大家要用心體會!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