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藥王菩薩本事品》 荷擔佛法 願度眾生

0觀看次
A- A+

20200713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833集


繪圖/黃逸樵


大慈與一切眾生樂,
大悲願拔一切眾生苦,
大智能分別一切相,
大慧能觀平等性相;
大悲行能拔眾生苦,
大慈慧能造眾生福。

是一切諸佛菩薩,
願度脱一切眾生,
自然熏習恆不舍,
以同體智慧力故,
隨應見聞現作業。

佛陀一大事因緣,來人間教菩薩法;我們有心入佛門來,要用虔誠的心接受教法。我們聽法,也要付出聽法的代價。付出要有價值,就是要得到目標。說法的人希望人人受用;聽法的人,一大早辛苦進來精進的目標,就為了吸收佛法入心,點滴滋潤慧命。

「大慈予一切眾生樂,大悲願拔一切眾生苦;大智能分別一切相,大慧能觀平等性相」。我們要很用心學習菩薩的大慈,用耳朵聽來的菩薩;耳根聞入心中的菩薩。我們心中的菩薩要落實入人群度一切眾生。我們要培養出每個人大慈的心:盼望聽聞佛法者要有大慈心,盼望人人都能得到快樂。

如何才會快樂?快樂就是沒有不如意的事情,快樂就是輕安自在。我們要如何造福人間,讓人人心無掛礙,能夠輕安自在?這就是菩薩所盼望於眾生的。我們願意造福眾生叫做大慈,希望能夠讓眾生得到幸福、快樂;期待人人有幸福的人生,這叫做「大慈與一切眾生樂」。

大悲,就是盼望眾生能夠離一切苦,願一切眾生的苦,我們能夠及時拔除,這就是入群處眾的一大目標。

我們要大慈悲予眾生快樂,拔除眾生的苦,必定要具有大智。我們要用什麼方法讓他能夠幸福,以拔除眾生的困難?智,叫做分別智,分別一切相,是非清楚,應用方法為人生造福、為人生拔除苦難。

再來就需要大慧。慧就是清淨純真的本性。對於一切眾生都是平等對待。慧,很細膩的觀察,這就是我們善良的本性,清淨無私、純真的本性來觀察世間一切相。所以,「大慈慧」就是「能造眾生福」。這就要有愛的力量拔除他們的苦,才能讓他們平安。

現在到處都需要救助,需要人人啟發菩薩心。菩薩群人數夠多,做事情的力量就大了;若菩薩人數少,力量也少,要做的事情真的有心無力,很辛苦。
但是,還是要有方法。所以,「是一切諸佛菩薩」,這全都是諸佛菩薩在人間教導眾生。「願度脫一切眾生」菩薩受教了,發願要度脫一切眾生,「自然熏習恆不舍」,一直在薰習佛陀的教法如何慈悲平行。

做菩薩也要用智慧去分析,安全出去、安全回來,能夠送物資到眾生所需之處,讓眾生沒有欠缺。「以同體智慧力故」看到弟子同體大悲的智慧在付出力量,「隨應見聞現作業」,造作福業,為人間造福。所說的就是現在所需要的人間法;真實的菩薩在人間,為眾生救苦難。

幸好人間菩薩到處都有,但是有的地方人力還不足。總而言之,現在還需要菩薩招生,為人間去付出力量。好好聽法之後,要設法入人群度眾生;將有力的人度進來,增加力量來為很需要的人付出。這就是現在最需要的時候。

我們看到一切眾生喜見菩薩,他的修行精進入群,最後回歸日月淨明德佛所來供養一切的香。香就是德香,在人群付出所得到的德香,回過頭來與佛陀分享,等於向日月淨明德佛獻心香供養。

佛法就是心理學,以心印心,用心教育、用心接受,用心去付出,所得到的法喜充滿的心回向,佛心歡喜了。這就是佛與菩薩心的對話,叫做知音,知心對話。文字有限,但是用心去吸收,法句句有意義,句句的意涵很深遠,大家要很用心去了解。

我們學菩薩道責任重大。要學會如何來承擔這個法,法要如何流通在人間?要如何來教育?尤其現在已是末法了,法如何能夠入人心?要把握現在的因緣身體力行入人群結大福緣;人生分秒即逝,要在每分秒中點滴將佛法入心啊!
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