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藥王菩薩本事品》付囑住持 流通後世

0觀看次
A- A+

20200712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832集


繪圖/黃逸樵


宇宙長空永恆,
陽光長照心明。
浩瀚宇宙虛空,
天體湛然常寂,
人心本空幻相,
畢竟無為無物。

偈文所述,宇宙長空是永恆,因為它是「空」,沒有去來、沒有生滅。「空」就是真理,真理永恆。佛陀來人間說法,要讓我們知道,真空無形,因為它是無形,所以永住;它開闊無邊際,所以是永恆。真諦也無邊際,真諦道理也是永恆,好像陽光一樣,我們人人都需要它。

陽光永恆長照在宇宙中,只是我們地球在自轉公轉,而有了白天黑夜。「陽光長照心明」。所以說,我們的心與法,法是永住;但我們的心,是否願意去接觸陽光呢?

對人,我們要多去了解,人人都有優、缺點。看別人不順眼,自己就要趕快轉念。倘若念頭轉了,看對方自然就會順眼。不是對方如何讓我們順眼,而是自己的心念轉了,自然就會重視他的優點。地球是要自轉才能看到光明;若地球不自轉,永遠都是漫漫長夜。所以,心理與宇宙、物理的道理都是一樣。

「浩瀚宇宙虛空」。宇宙虛空浩瀚無邊際,佛法也是一樣,這個浩瀚的宇宙虛空,就是我們的佛法。「天體湛然」,卻是「常寂」。其實天體很寧靜,雖然人間紛紛擾擾,讓人心驚、擔憂,但天體本來就是這麼的清淨湛寂,只是我們人生活在這個大空間,心並不平靜。

因為人類長久以來造作、造業、破壞讓自己安身立命的地球。眾生所造作的業力,成了人間的「運氣」,這就是共業。大眾叫做「共業」;共惡業就是眾生合起來共惡運;若到天地間,就是人類的共業。人心造就人禍,人的欲念破壞天地,造成整個天體、大地的災難。

「人心本空幻相」,心本來就是空幻,但人類卻很執著,人心很著相,未通達「本空幻相」,其實大家所執著的是虛幻的相。人間「畢竟無為無物」,法,沒有實體,看不到;但法是永恆不變、常住的。道理說給我們聽,為我們分析到最後,世間一切都沒有,我們偏偏要去執著它,人生真是堪嘆啊!

我們發心做菩薩,佛陀的教育,我們要接受。佛陀來人間一大事因緣──教菩薩法,我們發心作菩薩,就一定要聞法,聞法要精進。

藥王菩薩不就如此嗎?為了求法,他累生累世苦行直到現在,在釋迦牟尼佛前的藥王菩薩。在〈藥王菩薩品〉,佛陀專門介紹藥王菩薩過去的修為;那種為眾生付出、求法的精進。

一切眾生喜見菩薩,在他的前生,又再更之前的那一生,燃身供養。一輩子結束了,再化生淨德王家。雖然他隔了一生再來,回來又再見到日月淨明德佛。

日月淨明德佛看到過去的弟子隔了一世又回來了,「你又回來的現在,就是我要入滅的時候了。」這就是師徒的緣,等於隔世再續師徒的緣。再來的時候,佛陀準備要入滅了。

這時候,日月淨明德佛要將法傳給這位隔世再來的一切眾生喜見菩薩。要他好好傳承,將法長久延續下去。這個法,表示大乘、中乘、小乘法,還有人間的法,五乘法都在其中。

佛佛道同,每一尊佛最後就是以《法華經》為主。《法華經》包含三乘、二乘;三乘以外還有五戒,就是人乘,十善就是天乘,一共是五乘法。這都是《法華經》的教法,教我們如何做人,如何去行十善生天堂;教我們如何學佛,行菩薩道,將來成佛。

佛法就是大乘法,大能含容小。開頭說,宇宙天體廣無邊際,這麼大的虛空,宇宙間任何東西無不都在這大空間裡。所以,大、小乘法無不都是含藏在「法華」的教海裡,廣無邊際。

總而言之,我們要學的法,都在這當中。未來的徒弟,以後全都付囑給你們。願力,所有的法要出於我們人人發心的那個願。因為沒有願就不行菩薩道,不行菩薩道就無法成佛,所以一定要有願。所以,佛在世時向他交代這一切的一切,你要發願,一定要將它延續下去。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