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0708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828集
繪圖/黃逸樵
天空雲端道場,
雲集菩薩入世,
和群因緣殊勝,
靈山會他方來。
大慈愛遍世界,
大悲喜捨處在。
「天空雲端道場」;天之開闊,無不都是我們的道場。《法華經》,無處不在,天空、地上、海面、山河無不都是《法華經》能夠到達的道場。有人的地方就有法,所以「天空雲端道場」,沒有任何障礙。範圍再縮近一點,我們自己與隔壁的人都是心無所著,只有一志。應該人人共一心,共一片天、共同一片地。
「雲集菩薩入世」,菩薩發心入道場修行,不僅僅利己,我們還要入世利他。所以,我們在這座大道場學法,就是學習覺有情,要提升對人的有情。與眾生共一體,視天下眾生就是我們的至親,眾生受苦難,我們發出菩薩心,入世廣度眾生,這是我們的目標。
「和群因緣殊勝」,大家有共同的因緣,在這個大家庭道場,能夠合和互協,這因緣何其殊勝啊!在這個地方,大家共同一個目標──求法。《法華經》,一大事因緣就是要行菩薩道,這就是我們殊勝的因緣。
佛永遠都在人間的靈山。佛陀說法,法身在靈山,他在靈山講《法華經》,在靈山成就菩薩道,很多菩薩從入靈山成就。佛說《法華經》時也說,靈山法會永遠不散,就只在那個地方嗎?不是,《法華經》所到之處無不都是靈山。
《法華經》,代表靈山會佛陀所說人間菩薩法;有《法華經》的地方,就是靈山會,也就是寶塔所現處。所以,過去的佛、現在的佛,召集十方來的佛,就是未來諸佛菩薩所聚集的地方,也就是「靈山會他方來」,這就是因緣啊!
幾天前,全球四合一幹部開營了,全球報名學員五千多人。雖然無法人人回來,卻是人人連線聽法、聞法,精進,所有的課程無缺。不同的地方,卻是家家有道場,處處有法會,這報名五千多人的家庭,都成為靈山會。所以,「靈山會他方來」,這是一個和群因緣殊勝的道場。
「大慈愛遍世界」,打開大慈的法門,大慈就是愛,希望天下人間都平安,這叫做大慈。無緣大慈,普及所有一切,無不都是愛。「大悲喜捨處在」,同體大悲,哪一個地方有需要,我們往哪一個地方去拔苦。
「人傷我痛,人苦我悲」,我即使再辛苦,但是走到了,就是「大悲喜捨處在」。走到任何有困難的地方,能夠為他除苦難,很辛苦,但是心甘情願,這不就是大慈、大悲、大喜、大捨嗎?所以菩薩雲集入世,一群人聚集到那個地方去,這是大家和群因緣的殊勝。
我們就是法華會上的菩薩,面對將來會成佛的人,我們千萬不可輕視任何人,絕對不可有人我是非,這就是入道場最重要的,這也就是修行者的本分事。
藥王菩薩的前身,就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在修行的過程,捨所愛的身體,他的心得道了。過去是在日月淨明德佛法中經行,在日月淨明德佛的道場裡聞法,而且,「一心求佛道,勤行大精進」。
「身者業之藪」,身是業所聚集。世間人就是癡愛;我們應該要覺醒,學佛學到覺有情者,一定要捨棄癡迷的心,不可再癡迷了,不可再人我是非了,全都要棄捨,這就是修行的過程。
心是萬法之源,心若是在罪源,看外面的境界,就會被它拉過去;心若在法,就覺醒了。萬法之源在心中,這個心反面就是惡,正面就是善。所以,不要隨著惡法而啟動妄心,若不隨妄心而動,心本來就空寂。
有無明,才會錯誤,學法要知道,不要被一時啟動的無明所誘引,我們有所警惕,自然妄念很快就過,回歸清淨的空間。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