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0703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824集
繪圖/黃逸樵
及時防疫,急難紓困,
安住社區,耕種助人,
法親陪伴,心繫慈濟。
布施心是菩薩淨土,
應急布施濟人及時,
本性如常無有前後。
「及時防疫,急難紓困」,這幾個月來,將近半年的時間,全球完全籠罩在前所未有的環境中。就是看不到,也沒有感覺,但是讓人的心靈、身體總是一分驚惶。因為這一波新型冠狀病毒,過去不曾有過這麼長的時間,幾乎半個地球都受到波及,讓大家很害怕、擔憂。
如菲律賓慈濟人及時分成好幾個階段去救災。兩、三個月來,每幾天一次連續發放,不知發放過幾萬戶了。這兩、三天也還在發放,看到他們進行急難紓困,其中感動人的事情很多。
這是愛心人有力量,接受者有感覺、有量,真正安穩他的心。這些物資足夠讓五、六個人的家庭生活一個多月、兩個月。所以,這些貧困人歡喜了。
施者歡喜,得到的人也很歡喜。我們聽到更加歡喜,這是隨喜功德啊!人間有這麼多好人,遇到困難的時候,大家願意去為苦難人紓困,讓他們生活不要那麼窘迫,能夠歡喜、輕鬆過日子。
這就是「安住社區」。「耕種助人」就像耕作的農夫有一片肥沃的土地,他懂得好好耕作,先整理好地,及時撒種子。這種有地懂得及時撒種耕作,譬如幫助人正是時候;看到一大群貧困人家,我及時把握去布施、造福。
雖然受惠的貧困者可以短暫一、兩個月不用擔憂糧食欠缺,但是付出的人一生無量,他福中再造福,就無量了。就像稻種撒在土地,一粒稻種能夠再回收很多稻穀,這就是人間造福人,耕種助人啊!
「法親陪伴」,我一個人無法撒種,大家共同陪伴、隨喜讚歎功德,出一個力可以幫助這麼多人,助緣歡喜,這也是功德。「心繫慈濟」,因為相信慈濟所做,他將大批物資完全交給慈濟,這也是很歡喜的事情。
「布施心是菩薩淨土」,看到貧困人背起這麼多物資,安穩回家了;付出的人歡喜啊!這就是無所求的歡喜心,也是菩薩的淨土。「應急布施濟人及時」,現在就是最重要的時候。
「本性如常無有前後」,本性就是佛性,這種善念人人都有。「無有前後」,當人需要拯濟的時候,就及時給予,絕不會囤積。要用很尊重的心去付出,這也是供養。
點滴付出,都叫做供養。將人人當成佛,當他需要我們付出,也等於我們在供養佛。因為佛陀教導我們入人群,依教奉行;一來幫助貧困人,再來佛心歡喜,這也是供養。
昨天看到的經文,也是鼓勵我們要供養。他將世間所有最尊貴的東西都一一拿來供佛,這是一個譬喻。用世間一切的一切來供養,不論六度萬行在人間,或者將人間最有價值的物資來供佛等等,心裡覺得這樣的供養還是不夠。
在會中,四眾弟子都具足。佛就說:這些身外財物,與內心所執著情愛的內財,全都布施,這是至高無上,很尊貴的布施。這就是心能捨,以法供養諸如來。
佛陀所教化,所有該做的都做,身體力行,大家都很讚歎,這已經是如法供養了。像這樣的人,就是「見法空故」。他已經在修行中,通達諸法皆空。將世間一切有形、無形的都願意施捨,奉獻供養。
為人間願意付出的人,就是佛陀最讚歎的人。布施是本分事,也是修得從我們內心的施捨,不是為名、不是求福,只是為入人群去付出,就是無所求。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