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0522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787集
繪圖/黃逸樵
一乘實法藏沙界,
沙界中藏苦樂,
說量如爪甲沙數,
爪甲中沙藏諦理。
權巧譬喻歸一乘,
覺海悲智平等法。
法,世間法、出世間法,真的得來不易。大家或許會說:「每個人每天面對著不就是人間事?師父不也說,人間事物無不是理,很容易啊!每天都是對事會理。」是要對事會理,但是有多少時間可以從事中去體會道理呢?說得容易,會得困難啊!法在我們的生活中,要好好把握住因緣。
「一乘實法藏沙界」,大地之沙無量無邊際。佛陀所說的法,粒粒的沙都含藏無量的法在其中。譬喻一沙、一界之內還有無量數的山河大地。我們要如何算出沙界呢?不是不可能。現在,僅僅天下間人的事情就說不完了。
這一波不論氣候,或者疫情、生態,同一個時間、同在這個世間,不同的國家,卻都同時發生了。世間的苦,集來的事情真的描述不完。「一乘」就是真實法,要向眾生解釋的真實法,就涵蓋無量數。
「沙界中藏苦樂」,一念心的造作,要讓天下動亂,很容易也很快速;一念的好心能夠造福天下,一念的偏差也會給天下帶來苦難;這種是非人間,是對與不對,當此時代尤其關鍵緊要,大家要好好地提高警覺。
「說量如爪甲沙數」。佛陀的道理如同沙界之多,說也說不盡。如同用一枚指甲去挑沙,微塵沙就難以盡數了,何況天下沙界,真的無法去計算。不過,只要肯用心,「爪甲中沙藏諦理」,從一沙塵中去剖析涵蓋整個宇宙天下的道理,我們要很用心去理解。
「權巧譬喻歸一乘」,佛陀善用人、事來譬喻,智慧說法已經四十多年了,大家還是一知半解,無法會理。最後進入老邁了,不得不歸於一乘,一言以蔽之,用一句話就能向你們說整個世界。
「覺海悲智平等法」,散開了就像覺海的一點一滴,就是很平常的事情;再收攝回來,就是平等法。這平常的點滴,可以造就天下的好事,但若運用不當,也會造成天下大亂。總而言之,善法、惡法,我們都要很用心去體會。
法是這麼深、這麼奧妙,也是這麼的淺,在生活中,我們腳底沾起來的沙無不都是法。總而言之,法在「動心」之下,當你的心一起動,其中就有法。
生命不過短短幾十年,分分秒秒不斷地消逝過去;十年、二十年,法還無法了解,一輩子就過去了。我們發心立願,來生來世還要接著深入了解。法是永恆,我們的慧命也是永恆,必得靠著有形不斷來薰習。
佛陀時代,哪有經典可以閱讀呢?佛陀說法,大家要一直傳,有得讀、有得誦、有得背、有得解釋等等,大家要用心在修行當中。「修」,要不斷地修習;「行」,必得步步精進。
歷史就是事。因為佛陀出現人間,從苦中體會真諦道理;發心修行,覺悟宇宙天體會合而一。這種非常微細沙塵無不都是道理,一展開,山河大地,含天蓋地,無一沙塵不是道理。這就是〈如來神力品〉要讓我們了解,一塵一沙無不都是法。有塵沙的地方,就有各形各色的人間。
不論是苦是樂,都是眾生所造的業力。造福業,就生在受樂、平安的人間;但若是苦的人間,生來就由不得自己,不知何謂是苦、什麼是樂?才會有天堂、地獄兩種極端;極樂,很快樂如同在天堂,苦到宛如在地獄。
菩薩緣苦眾生。堪嘆眾生共業很重,什麼因緣能夠牽引我們現身去救度,使得苦難人群可以得救,這都要看因緣。總之,現在的平安要珍惜,造福念念間,舉手動足、開口動舌都在禍福中。請大家造福人間,說愛在人間,化愛為人間。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