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》佛佛道同 皆說法華

0觀看次
A- A+

20191027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752集


繪圖/黃逸樵


百千燈照,懺悔過罪,
為世燈明,最勝福田;
自具智慧,能生物解,
為世燈明,二十萬億。

在天如日月,在地如燈明,
照明正方向,明行過去世,
雙足福慧路,開啓菩薩道。

是佛佛道同,皆說法華經;
日月燈明佛相繼出世,
而同說法華經,教行菩薩法。

日月燈明佛好像與《法華經》有很多關聯。就在〈序品〉中,日月燈明佛就出現了。從彌勒菩薩、文殊菩薩的對答中,為我們舉出佛佛道同,皆說《法華經》。

《法華經》乃是成佛的大道。「百千燈照懺悔過罪」,就像眾生心地無明、黑暗,需要有燈明照;佛陀的覺法,就有百千萬的光明照耀我們人生的方向,已經看見道理了,明白自己曾經有過錯誤,過去的過去累積來無量的業力;過去的罪愆,我們應該用心懺悔。「為世燈明最勝福田」,我們入於世間,自照之後還要照人,自覺覺他、自照照人,是最勝的福田。此所以學佛一定要入人群去開展、經營,布善種子遍功德田。

「自具智慧」,智慧不由他解,要由自己來覺悟。我們要很用心體悟這部《法華經》,「能生物解,為世燈明二十萬億」。所以「能生物解」,任何事情,我們事物清楚、道理明白。「為世燈明」,就像燈,世間無物不照。「二十萬億」時間長久,而且燈明無量,這就要從我們一心開啟。

「在天如日月」,在天叫做日月,日月光都是明亮之意。日照亮白天,臺語叫做「日時頭」,也就是「日的時」,因為有陽光,就是天亮了。若在晚上,月光映照大地,感覺很清涼,周圍境界也很明朗;大樹、小草,一清二楚。所以,白天、夜晚,就是日月輪流映照。

「在天如日月,在地如燈明」,在天就像日月,在地就像燈光。我們坐在這裏,有燈光映照的地就很亮了。但若坐在燈光映照不到的角落,就很黑暗了。所以,暗的地方就需要燈光照明,「照明正方向」,就是亮的。

「明行過去世」,這就是明白指示我們,要清楚過去世。人生,為什麼會有各形各色的人不同的感受?有了燈明,讓我們回顧過去,無不歷歷在目;原來我們過去就是這樣的路走過來,往前走,必得走上一條清楚、光明、安全的路。

我們啟動「雙足福慧路」,兩隻腳分別代表福與慧,步步向前進,叫做「福慧兩足尊」。福慧要用兩隻腳走出來,「開啟菩薩道」,這雙腳走到哪裡,路就鋪到哪裡去。我們已經進入「法華」的世界了,就要借光自照,路要自己鋪,希望自心燈光都能自照前程,此所以我們要用功。

「是佛佛道同」。心、佛、眾生,三無差別,我們的智慧與佛的智慧都是平等。釋迦佛只是比我們提早探討人間種種的矛盾,走出一條找尋生命正方向的路。每一尊佛定要經過這條菩薩道,「皆說法華經」。走過這條路,就要說來時路的道;若想知道這條路要如何走,就要過來人指點方向,照這條路走去就沒有錯了。

「日月燈明佛,相繼出世」,相續出世,「而同說法華經,教行菩薩法」。要讓大家更了解《法華經》的意義,必得走過這條菩薩道,還要「復化千萬億眾」,我們還要如同常不輕菩薩入群度化,引領人人走入這條菩薩道。

學佛最重要的就是成佛之道──《法華經》,大家要廣宣流布。「流通此道」,讓它暢通;人人皆能通達這部經的道理,人間路如何鋪得讓人走,人間道要如何開,必得入人群度眾生,這就是我們的責任。現在正是流通「法華」,力行菩薩道的時候。請大家要很用心在法華,行在法華,說在法華;如是聞,如是修,如是傳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