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0910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733集
繪圖/黃逸樵
真諦之理為本,
出生一切諸法,
俗諦之事為跡。
此跡雖名為事,
乃理中所具之事,
故亦名理事本跡。
人間苦難偏多,苦在不調和;「不調和」不過幾個字而已,四大不調是大乾坤的病,人體四大不調是人身的病,有病就很辛苦。
就因為人間有很多的不調和,而我們與大地共生息,人人都要覺醒。看到驚世災難現前,與其擔憂,不如人人提高警覺。用虔誠的心來祈求,發心立願、淨化人心,希望人人都要覺醒,找出四大不調起源的大道理。
佛陀為一大事因緣講《法華經》,《法華經》本跡開二門。人間的事相叫做「跡」,宇宙的實相就是真諦,就是理。「真諦之理為本」,佛陀覺悟宇宙真理,提醒大家人人本具佛性、本覺,只是為無明所覆蓋了。「出生一切諸法」,這一切諸法,本具的佛性,就出生在這個人間。
「俗諦之事為跡」,我們人間互動就是在俗,人間世事叫做俗諦,就是世俗人所造作足跡的過程;跡就是人事的過程,「此跡雖名為事」。走過就是造作,我們這輩子所做的就叫做跡。
我們所做的是善是惡?無論善事、惡事,「乃理中所具之事」。因為善、惡終有報,做善事得善報,做惡事就得惡報。做善事,讓我們生在富有的國家,風調雨順,國泰民安,大家共福業。
同樣,造惡因、結惡緣,就要得惡果。不知為何生來就是如此的貧窮,苦難偏多,多戰亂等等,這叫做惡。惡果也來自於「集」──你一生所造作的過程,歸納來的道理就是惡因、惡果,就要受惡報。
世間俗諦的道理,我們就在人間「感恩尊重生命愛」,這一定是造福因、共福緣。我們要時時自我提醒,有福的因緣我們就要和敬無諍,才有可能共同一念善心來做好事。
第十九品之前的經文已經說得很清楚,若是讚歎、勉勵人人來聞法,大家不僅聽法,又能誦經、讀經、抄經、寫經,這個功德就很大了。勸人聽經,「其所得功德,如向所說」,所得的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全都很清淨。
第二十品〈常不輕菩薩品〉,佛告訴大勢至菩薩,乃往過去,就是無法算計的劫數,時間很長、很久,是久遠無量劫以前有一尊佛。
過去,佛要教化眾生,都是聽聲音來了解佛法,要講法也要從人事中來說故事、道理。人間菩薩遇到苦難眾生,苦難眾生有此福緣遇到菩薩,得救了。這就是「顯事」。
「本」,就是真理。我們聽經最重要的,是聲音要聽進心裡,再化為道理,回歸到佛陀原本覺悟的那個理。理是無形,你吸收很多道理來,內心感覺很飽滿很踏實,這就叫做理。真諦在宇宙間,只要我們撥開無明,就能觸事會道理。
就像現在大家很懂得享受;結果就是污染空氣、破壞大地,造成垃圾問題。再進一步探究,氣候不調,氣候變遷、異常,因果循環就是如此。大家要用心在這個事、跡,跡、本,自然就能了解。
此時氣候變遷,造成四大不調,很多的人、事、物,這也要歷經很長久的時間一直去累積。我們也是一樣,生命體所造作的因緣果報,讓我們輪迴在六道的時間有多長了?
大家要知道時間過程,就是跡,我們所造作的一切善惡是跡,這都在時間。無法說的無量劫前的這尊佛,他的本跡如何現相人間。大家要很用心進行透徹的了解。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