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》淨六根力 得如是相

0觀看次
A- A+

20190613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723集


繪圖/黃逸樵


如是所有法度人,
皆由宇宙大覺尊,
歷劫往返不離群,
淨六根力,得如是相。

「如是所有法度人」。佛陀依序講法,並且應機逗教,不只讓他聽懂,又能受用,這就是法度入人人的心。這些法能夠轉變凡夫不好的習氣,教導凡夫向著聖人之道而行,「皆由宇宙大覺尊」。我們尊稱佛是宇宙大覺者,但是釋迦牟尼佛並非唯一。

釋迦牟尼佛的過去,就在無限的時間、廣濶的空間,前前後後就已經覺悟成佛了,這是宇宙間的真理。雖然經過兩千五百多年了,當時的悉達多太子追求真理,而覺悟宇宙萬物的真理,堪稱為宇宙大覺尊。這個法就是從佛陀來,不只釋迦佛,也有過去佛;總是在宇宙間覺悟的無量佛,他們所傳下來的法。

「歷劫往返不離群」。大覺者佛陀,不是涅槃就沒有了,因為人間的教主還是釋迦牟尼佛,我們以佛為師,尊稱佛是「四生慈父」,也是眾生的老師。這就是釋迦佛來來回回在人間,不曾離開過人群,「歷劫往返不離群」,長久以來一直來來去去,不曾離開世間。

佛陀不曾離開過世間,教導我們修行過程很重要,就是「淨六根力,得如是相」。佛來來去去人間,不曾放棄修行,為人間的典範。佛陀的相就是讓人見了就起歡喜,人人見佛就起一分很不可思議地恭敬,人人循規律己,在他面前不敢造次;這就是佛的慧相、福相。

佛與大家一樣具足六根,但很特別的就是他能夠降伏眾生。一見面就可以攝住人心,想動的不敢動,想說話的不敢說;要動就要有規矩,要說就要有禮節。這就是佛陀六根清淨的莊嚴身。所現的相,能夠讓人看了就很感動、佩服,這就是福相。

修行,就要六根清淨。眼睛一看就起貪心了;耳朵所聽就起瞋怒,不合我的心,就生出反駁的心態等等。看到佛,怎麼聽都順耳,怎麼看都歡喜接受。佛在開示,聽起來雖然不很了解,但是內心很歡喜。這是完成六根清淨,「淨六根力,得如是相」,這種清淨相。

聽佛說法,我們既已受教就要「終始不妄錯」,直到人生最後都沒有忘失掉,總是銘刻在記憶中;即便只是短短的一句,就是我們一生的方向。常常說:「為佛教,為眾生」,這個記憶很深刻,一輩子所要走的方向,人事物的對待,都沒有離開「為佛教,為眾生」。

度眾生就是教育,隨眾生心願,他願意修行,就度他來修行。每個眾生都有不同的習氣,要度他就要包容、善解。我們如何施、如何捨?捨出我們的心包容一切眾生,叫做心意的布施,我們願意付出就是捨。你願意教育他是捨、包容他也是捨,這種善解、包容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對事、對物、對人一定要善解、包容,才有辦法度人,讓對方接受佛法的教育。

道理聽起來好像很深,但是只要了解一句,並且付諸行動中。做到了,我們安心;還未做到,就不安心,還要繼續努力,一點一滴的煩惱都要全部除盡,一點一滴的法撿進來都不要漏掉,如法修行。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