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0602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713集
繪圖/黃逸樵
妙者是精微深遠之稱頌;
妙身褒美不可思議之法。
真如為萬法之體,
在染在淨在有情,
及數在非情數,
其性不改不變,
故曰法性之妙身。
時間匆匆易逝啊!昨天看到慈濟中學、小學、幼稚園的畢業典禮,場面溫馨感人。這種為醫療、教育志業同仁而建設的中、小學,也看到成就了。感恩大家願意來花蓮,感恩學校教育,喚起人人那分感動的讚歎。這就是「莫忘那一年、莫忘那一念」,起心動念,做過的事經過時日累積,已經看到成果了,感人的事情很多啊!這就是我們的歷史,慈濟的藏經就是這樣過來的。
「妙者是精微深遠之稱頌」,這叫做「妙」,就是很精微,意義很深遠,值得我們稱頌為「妙」。若要解說幾個月都解釋不完,縮小來就是「精微深遠之稱頌」。這麼精,精到你眼睛看不到,真空;深遠,披到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用妙來說道理。
「妙身褒美不可思議之法」。這個「妙身」,也就是法身,真如法身很完美、圓融,美到無法言說。不可思不可議,是很微妙的法,就是妙身。
「真如為萬法之體,在染在淨在有情」。妙法之體是真妙,也就是妙身,它也是真如萬法之體。不論在染,就是凡夫,也都存在真如;在這個染塵中我們也是具足真如,在凡不減,在聖不增;在聖人、修行者,或者有情的動物、人類皆有。
「及數在非情數」,這個真如法性,妙身是無處不在,情與無情都具有這樣的法。世間法有成、住、壞、空,一切有色的東西都包含在其中,就有微妙的法性存在,人也是同樣。全球有生命的物種究竟有多少種類?名稱說不盡,情與非情實在說不完。
「其性不改不變」。人有人的性,動物有動物的性,是飛的鳥,或者水中的魚,地上的爬蟲等等,各有牠們的生態,也各有不同的理存在。狗,自然有狗的形。佛陀也說,真理絕對不離開因緣果報。
所以,性、理,大地都有一個真如。真如就是妙諦,也就是真理,用很多種名稱解說到最後就會合著,這就是真實法,「無上甚深微妙法」。這個法用種種名稱都解說不完,這是不可思議。「故曰法性之妙身」,法性的妙身不可思議,也就是真諦、妙理。
不論是聲聞、佛與菩薩,佛陀也要觀機逗教。他適應什麼種子、因緣為何?就依其根機來教育他。佛陀逗教的方法有很多,一個名稱說很多道理,很多道理有不同的名目、教法,這都是佛陀教育的方向。
「雖未得無漏,法性之妙身」。那個妙身,就是真如本性,微妙的法。可見,佛陀觀機逗教,希望人人要修得去除無明、滅除煩惱,最後才能得無漏。無漏就是沒有煩惱了,法存在我們的心,沒有雜染,叫做清淨。微妙法自然就顯現了。
大家要很用功,該聽的要聽,該讀的要讀,雖然還沒很清楚,但要很用心。我們很用功,已經減少過去很多的習氣了,增加專心,使得五根清淨了;根是清淨,但我們還是凡夫的身體,但是我們很認真在精進,精神意念已經將法入心了。雖是借身來修行,把握現在健康的身體,用心聽法,認真去體解。
總是這副身體,就有「八百身功德」,一切的成就不能沒有身。因為這個身具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根,都被這個身包含著。總而言之,身要殷勤精進,萬法無不都是從根塵會合,來分析、體會道理。真空妙有,那個淨妙的法身道理。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