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》深妙法音 舌根利益

0觀看次
A- A+

20190331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700集


繪圖/黃逸樵


若諸樂法居家之士,
志求佛道愛談名言,
清淨自居應現居士,
而為說法令其成就,
菩薩六度恆持萬行。

「若諸樂法居家之士」,修學佛法,有出家二眾──比丘、比丘尼,還有優婆塞、優婆夷。辭親割愛,離開家庭,割斷所有私人小我的愛,專心出家去了,這是比丘、比丘尼。若是優婆塞、優婆夷,則為在家居士;他們好樂佛法,在家庭、事業之外,對法心生欣慕,好樂佛法。雖然人在紅塵,卻是意志堅定,「志求佛道愛談名言」。他就在佛道中,哪一句佛法讓他心有所得,他很樂意與大家分享。

尤其更有心的人,家庭教育得好,全家都樂意入慈濟來,同行菩薩道;不只一個人入佛法來,全家都很敬佩他,願隨其心意同入佛門、同行善法,這就是居家之士,最圓滿的家庭。

因為他好樂佛法,舉止合宜,腳踏實地,讓家人心生歡喜;走出家門,朋友、同事等能夠見法欣樂,羡慕他能帶動佛化的家庭,也被他感化了,同樣也來學法,受他度化。

就像現在的「讀書會」一樣,複習過去,認真聽現在的法,這是很準確的一條路,從始至今,直到終點一脈相連,都是同樣的法。

入人群度眾生,談佛法說人間,這是「清淨自居應現居士」。他心無染著很清淨,沒有世俗雜念,雖然在家,他的心志與出家生活都一樣。他能夠方便做人間事,他的心也同樣清淨,自居家庭修行,應居士身在人間。在〈普門品〉,也說「應以居士身得度者,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」,三十二應化身,我們在什麼時代,就應什麼形態去說法。居士在家有其好處,他可以在家身分度人入佛法中。居士講法也很好,居士度人比較有親切感。

總而言之,學佛,不論在家、出家,比丘、比丘尼的身分正式傳佛法;在家,可以方便入人群,在人間說從僧團聽來的法與大家分享。有困難的,我們伸手幫助他們,甚至度他們上慈航。居士也有方便度人的方法,那種愛的力量是很不可思議。「令其成就,菩薩六度,恆持萬行」,這就是居士度眾的方法。

所以,「人間佛法,轉識成智,居家居士志在佛道」,他的「企業、志業」懂得「善用資力」。他們有資源、有力量,「來自社會,用在人間」,所以他可以在任何地方說正法,容易成就「菩薩六度,恆持萬行」,這都是法。雖然是人間事,但是佛法在人間,能夠步步踏實,走得通的路,入這個道,用法入宗門。

佛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,教我們菩薩法就要講《法華經》。所以「由解佛意」,佛意就是他的本懷。「能依經典出於深妙清淨法音」,因為這樣,過去說的經典都已經編輯成文了。我們要從文中讀出法味來,這是深妙清淨,人說出來就是法音。

這是告訴我們,舌根的功用就是我們還能說法。只要你認識佛法,就能夠傳佛的教法。這都是舌頭在說話,即使四聖──聲聞、辟支佛、菩薩、佛的說法,還是要從口出。口出也要舌能動。舌根能夠說妙法、說好話利益人群,勸人人走好路,這就是舌根的功德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