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》轉輪聖王 十善化育

0觀看次
A- A+

20190315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686集


繪圖/黃逸樵


轉輪聖王統領海宇昇平,
雖然未能通達出離三界,
但以福德之力治四天下;
又以十善化育人間群生,
為世間有情界之所尊敬。

四天下者:東、南、西、北等四部洲。

十善者: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婬、不妄語、不兩舌、不惡口、不綺語、不貪欲、不瞋癡、不邪見等十善法。

「轉輪聖王統領海宇昇平」,轉輪聖王出現人間,統領四天下的時候,就是海宇昇平了。彼時,人壽達到八萬四千歲,可見,還要等待很長遠的時間。增劫時,每隔百年增加一歲,直到人壽八萬四千歲。

增劫的時候是「加」,卻是我們現在減劫還未結束;減劫就是人壽每一百年減一歲,一直減到人壽只剩十歲,這就是我們人間的共業,業力愈重,就是轉入減劫,人壽愈減愈少。倘若人人懂得反省、懺悔,有慚愧心,人與人間互敬互愛,慢慢地天下平安,屆時人壽又再增加,每過一百年加一歲。

轉輪聖王出世的時候,人壽是八萬四千歲,很長壽的時代。轉輪聖王所統領的天下,人人都是心存好心,念念是好念,天下海宇昇平;天地間完全和平,人生安樂了。這要看我們人人,現在若能及時懺悔,慚愧心生,人與人間互敬互愛,慢慢恢復人人清淨的本性,人心淨化、調和,眾生一直造福;屆時,轉輪聖王出,統理天下,人人平安富足。

雖然轉輪聖王累積很大的福,卻是還「未能通達,出離三界」。他累積來的福報很大很大,極頂的大福才能成為轉輪聖王。而這分福報來自於積善,累劫累生造福人群,修習大善行。雖然福報很大,但是他還無法通達出三界;因為佛法還未透徹,雖然已斷無明煩惱,但是他還有少分的塵沙惑未斷,以致「未能通達」真如本性,就是還未完全清淨。

「但以福德之力,治四天下」,但若轉輪聖王以福德力量統領天下,自然四海昇平;海宇就是天與海,包括大地,昇平就是和平了;風調雨順,國泰民安。但是天下能否四大調順,要視眾生共業而定。而眾生是共善業或惡業?又與領導人有關。

「又以十善化育人間群生」,統領大眾的福德,就要以十善來化育人民。人間群生受到十善教化過,「為世間有情界之所尊敬」。你用善法來領導,天下人人都是尊重。所以,一個領導者若能夠用善、用愛,為人群導向於善念,人人行善,人人用愛,自然四海昇平,天下迎來到最極盛平安的時代。

「四天下」,就是「東、西、南、北等四部洲」,佛經稱作「四大部洲」。轉輪聖王所統領的範圍,包括東勝神洲、南瞻部洲、西牛貨洲,和北俱盧洲,這四大天下都是他所管轄的。至於我們人類所居住的地球,就在南瞻部洲。可見,轉輪聖王所統領的四天下很寬、很廣,僅僅人間這顆地球就很大了,何況他又統領著四大部洲。這必得修很充分、很充足的福業;充足的福業要修極十善法,善還要更善。這善念,分分、秒秒,念念不離開這個善念。不只是善念,還要是時時行於善業。

這些善念、善行,有十種不可以做,十種要積極去做,也就是十善、十惡。「十善者: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婬、不妄語、不兩舌、不惡口、不綺語、不貪欲、不瞋癡、不邪見等十善法」。十業偏差叫做十惡業,十業皆善叫做十善行。

因此,我們要積極修善行,希望將來轉輪聖王出世統領四天下;屆時,就是一個很和樂安祥的世界,人民有很長的壽命,沒有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,沒有這些十惡、煩惱,我們必得專心修學佛道,更需要菩薩發心淨化人間,讓世界達到四海昇平的境界。這種,身心清淨,環境祥和的世界,也正是大家需要更努力的。

轉輪聖王是修極善行,就只差微塵惑還未斷,微塵無明還未斷。可見我們要斷無明、修清淨行並非易事,必得時時要多用心啊!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