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》悲智耳目 聞觀眾生

0觀看次
A- A+

20190302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674集


繪圖/黃逸樵


此〈法師功德品〉,明五種之法師,
道力增逸傳承,得六根清淨之自他精純功德。

以大慈悲的眼根,觀天下眾生相;
以大智慧的耳根,聽天下眾生聲。

「此〈法師功德品〉,明五種之法師」,佛陀告訴我們,凡是持《法華經》的法師,包括讀、誦、受持、書寫、解說,有這五種法師。其實,讀經、誦經是我們修行者的本分事。不懂經文,就不通經理;我們既已通經文、知道經理,最好又能將法入心,知法,解法,將我們的心意寫出來,編輯成書更好。

因為說話的聲音聽了很快就過去了,不如文字可以流傳久遠。所以讀經、誦經、抄經、講經之外,最重要的好好地修持。否則僅僅能說、能誦、能抄、能寫,不肯身體力行去受持,也是枉然。

受持《法華經》,可以分析功德的淺深,甚至也能分析我們六根的作用。眼有八百功德、耳有千二百功德,可見五根作用與修行有很大的關係。受持、讀、誦、書寫,勸他人說、為他人說,這五項兼行最好。要做到與法會合,身體力行是最重要的。

法師若能五項俱全,就是「道力增逸傳承」。我們要走的這條路,已經一段一段開通了,「增逸」,就是暢通無阻,自然「得六根清淨之自他精純功德」。倘若這五項全都涵蓋,就是「自他精純功德」。六根都具足,能夠互用。

物物有聲,因為物物都有生命,只是聽不見那細微的聲音;但若用眼光看萬物,就會感知那微細的音調。

常常說大地有呼吸聲,地氣地氣,地底下有熱氣、冷氣,有氣就有聲。我們用眼睛看、用心意去揣測,這叫做耳通;耳根與眼根會合,互相融通。耳朵聽到聲音,眼睛大約就能知道它的形狀。此刻大家將眼睛閉起來,耳朵聽到滴答滴答,「哦,這就是時鐘的聲音。」聽到外面隆隆過去的聲音,「哦,這是火車的聲音。」

我們從耳朵聽出火車的形狀和聲音,因為眼根曾經看過,印在我們的意識中。這就是耳與眼能夠會合,聲與色也能互通,前提是根來會合,因此,我們需要「六根清淨之自他精純功德」。

我們要能「轉識成智」,應該超越通過知識所聽的法。天上有淨天,就是色界天、無色界天、欲界天,這是經文所含的道理。而這個道理,無相、無不相,我們要用心意去深解。相,就是道理;雖然看不到,但是心通得到,心識要如何轉成智慧?智是分別智,慧是平等慧,佛法道理的精與純,我們接受了,但還要透過往內修持、身體力行的德才能有所體會。

這必得用「大慈悲眼根」來看,去體會其中的道理。眼根看人,人人是佛,佛在人人的內心,這是佛說的。佛陀告訴我們人人本具佛性,但是我們眾生就是被煩惱無明給障礙了。

我們要修行,必得「以大慈悲心」出發。當我們聽到哪個地方有災難,雖然距離遙遠,彼此非親非故;不過我們心中有大慈,不忍心在遙遠地方的居民受到這麼大的災難,以致生活陷入困境。大家就會合起來,克服層層的困難,去到當地方去幫助、救拔他們的苦難。

所以說,大慈悲的眼根能觀天下眾生相。他們是苦,我們發揮慈悲愛心及時去幫助他們。用眼觀,這是大慈悲。究竟要如何去認識他們的苦呢?我們就要用大智慧的耳根,因為我們去到當地,眼看他們居住的環境,耳聽見他們細數歷年來的辛苦,就去為他們分析,「以大智慧耳根聽天下眾生聲」。各位,這就是我們聽法之後身體力行造作出來的,也就是大慈大悲、大智慧,為天下眾生的苦難,了解他們的心聲。

我們現在讀《法華經》,也發心立願要身體力行來受持,我們有這樣的願,也這樣在聽經、誦經。「雖未得天耳」,「得天耳無障礙者」,天耳就是清淨的耳根,再無障礙了;我們煩惱完全去除,得到清淨的耳根了。

「方能遙聞」,有天人的耳根才能聽得到。「今在凡夫地,由於持經力故,能轉識成智」,我們還是現實人間的凡夫,要很用心認真聽法。我們有這樣的力量,能夠「轉識成智」。雖然還未真正得到天耳,但是仗著聽經理解的力量;有這樣的因緣,大家合心協力去做,我們就轉識成智了。

總而言之,諸菩薩也向佛陀發願,「願受持法華而弘通之」,聽法要再弘通。「弘通」就是從耳朵聽來,又再傳出去。「繼之」,佛陀繼續鼓勵他們,「佛更為諸菩薩說」,不是只有你們聽而已,最重要的還是「勸人受持弘通《妙法華經》」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