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1021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646集
繪圖/黃逸樵
譬喻謂如來常住不滅,
更應起佛世難值之想,
惹引起追慕修道之念,
是故以方便示現涅槃。
《法華經.壽量品》曰:「為度眾生故,方便現涅槃,而實不滅度,常住此說法。」
「譬喻」,若說如來常住不滅,兩千五百多年前迄今,佛陀永遠沒有離開人間。作為佛的弟子,在人間遙遠的地方還有佛在,我們更應該生起佛陀難值遇之想。
「惹引起追慕修道之念」。佛陀能指點人生迷茫,向於正道,我們的心要常常生起思慕佛陀之想。佛陀在世時,即便近在身邊,大家也會覺得:佛陀的說法差不多這樣而已啦!所見所聞也不過是這些。
有一段時間,佛陀顯現出要度這些人,讓他們有一種欣慕難得之想。於是,他方便示現,表示大家若不需要,佛陀八十歲就要入涅槃了;倘若眾生需要,佛能夠住世一劫。但是身邊的弟子包括阿難等都默然不語,佛陀認為眾生對佛法已經沒有好樂了,緣就是如此,所以「八十入滅」。
「譬喻謂如來常住不滅,更應起佛世難值之想」,佛陀住世時間不長,我們一樣要很尊敬。佛陀應該要在人間常住,但是遙遠的地方很尊重,近在周圍的反而視為平常。這是凡夫的世間常情,「是故以方便示現涅槃」,愈接近的人愈不懂得珍惜,佛陀決定取入涅槃。這也是一個方便法。
「《法華經.壽量品》曰:為度眾生故,方便現涅槃,而實不滅度,常住此說法」。佛陀這樣告訴我們,表面上看來,佛一生一世結束了,其實沒有滅,仍常住在人間說法。因為未來,佛法仍需要應用在人間,這就表示佛的法身還在世,與眾生在一起。
這段經文,佛陀還是活在我們心中,與我們同行,給予我們無限量的智慧和力量,我們應當要珍惜、愛護。佛壽住在人間,也住在我們生命中。雖然名稱上是「涅槃」,只是一個方便、一個名稱,我們眾生若能銘心刻骨般的虔誠,佛的慧命永在啊!
佛的教法很圓融。我們若有智慧,聽法之後,深心體解佛法,將法再說給別人聽。若有人講大乘法比我更能利益眾生,我趕快叫人去聽,這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。這種鼓勵人聽法,很多人也都來聽了,即便我們已經懂了,也要隨喜來聽。
我坐在那裡聽,新聞法的人也來聽了,我們希望他聽法之後心會穩定下來。趕快起身讓座,招呼初來聽法的人坐好,安心聽法師講經。我自己站在後面聽不要緊。若又有人來了,趕快再去招呼他。
即便自己在傳法,聽人家在說法,我們又在法中起歡喜。要再成就他人聽法,再看到有人猶豫著到底要不要進來聽,我們要趕快起身招呼,自然就堅定他來聽法的心。這種隨喜功德,佛陀時常教導我們要隨喜方便,他本身也同樣是隨喜方便,隨順眾生的因緣來人間,也隨順眾生的方便,而示涅槃。
「為度眾生故」,好不容易得遇佛陀住世在人間,要讓大家起一個難遭遇之想。佛陀已經向我們宣布了,他到八十歲就要入滅了。這時候要提起精神,趕快精進,因為佛將入滅了。這就是佛陀的方便,要提醒人人把握佛在世的時間,這叫做「方便現涅槃」。
「而實不滅度」,佛去來自在,精神永遠不滅。只要人人心中有法,佛的法身就在你的生命中,所以「常住此說法」。在你的心中,只要你「轉識成智」,佛就在你的慧命中;就如天地宇宙間真理常住,永遠沒有滅。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