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1020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645集
繪圖/黃逸樵
謂修中道實相之觀,
摧滅無明煩惱之業,
證悟一乘菩提大覺,
是為極妙真實法輪。
「謂修中道實相之觀」,我們修行要修中道。中道,常常說假觀、空觀、中觀,或是假諦、空諦、中諦,我們修的是方便的假法或是實法?或者是空法?既不是假也不是空,我們所要修的是中道法。
世間舉目所見,都只是一個假相而已。張三、李四都叫做人,要如何分別呢?就得借名來叫。人是真,名是假,但是,人是真的嗎?究竟什麼時候才是真的這個人呢?
同樣一個人經過歲月淘洗,從孩童、少年、青少、中年,到進入老年,各個階段都不相同,各個過程都是不定相。既是不定的相,要定位在哪一個階段呢?就是沒有定相,到頭來,老的後面還有一個「死」。
老、病、死,也是大自然的法則,我們所要探討的,最重要是這一生的過程。我們是在迷茫中過一世嗎?或者在這個過程中得遇佛法,認清楚我們生命永恆的一條路,就是「實相之觀」。
實相就是中道,中道就是實相。自古以來,都要假借這個名在人間,尊貴如佛陀也有他的名,小時候叫做「悉達多」,到了成佛,人人尊稱「佛陀」、「世尊」。人生的過程,總有一個名稱。而我們藉這個名稱,同樣也在自然法則中。
佛陀稱作佛,他與天地宇宙真理合而為一。這位大覺者,天地宇宙萬物無不知曉,慧命在成長了。慧命本來就有,他發覺慧命不生不滅,叫做「成佛」。這就是我們所要認識的「中道實相」。
中道的風光,就是實相。實相的境界又是如何?唯有佛走過中道,體悟真實,所以他能夠在真實境中觀察天地萬物。這些道理要應眾生根機而逗教,也唯有佛能夠了解中道實相。
佛,就是我們要追求的精神理想,法身還在人間,我們所要追求的就是這個真理。佛陀在修行的過程中,「摧滅無明煩惱之業」。因為我們修行還很微弱,一直沒什麼大的進境,原因就在於我們還是煩惱無明,所以要摧滅無明。
我們要如何摧滅無明?消除煩惱的業?唯有「證悟一乘菩提大覺」。佛陀用中道實相,教導我們凡夫要開始修道。這麼多的無明、煩惱,就有這麼多的法可以讓你去對治。對治一項,我們就了解一項;不只了解、體會,還從體會中產生智慧。煩惱的業若去除了,就能「證悟一乘菩提大覺」。
「是為極妙真實法輪」。法輪要轉,必得「證悟一乘菩提大覺」。佛陀將芸芸凡夫的人、事、物相,從他內心完全去除,天地宇宙萬物的真理整個濃縮。他應用自如,要向眾生說法,知道道理方向如何走,隨時就能為我們解說。但是,我們凡夫是否能夠很快接受、體會呢?這就要看我們是否能夠體會極妙真實的法。倘若體會得到,才能轉法輪。
所以,《法華經》這段經文開始要傳法。你聽經,聽進去要能理解;理解之後,要再為人講法;說法之後,還要再傳。你會講、會聽經也會傳法,又能打開心門,還能體會大乘法,成就人家去聽法。
這大愛長情,就如天地宇宙間這麼開闊,缺一個你、缺一個我都不行,彼此之間的大我才能成道。否則,還在分別你、我,這種無明的煩惱業力還是存在。所以,我們修行不是獨善其身,中道實相,都要了解,打開心胸,成就人人。
法就是要廣傳,一傳十、十傳百,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見聞隨喜;廣傳法,以縱的時間軸來說,經過五十人,時間是很長久。我們若能對準中道,就能了解如何證悟實現,撥開無明,認識菩提大覺,這叫做實、妙,我們修行才能轉法輪。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