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0928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624集
繪圖/黃逸樵
四生六道,皆不由己,
一切眾生,名相四種,
依循業而生,名四生。
備受迷界生死之苦,
牽動彼此,輪迴互生。
四生,胎生、卵生、濕生、化生,生命沒有離開這四種生態。就像我們人,是胎生;豬、牛、羊也都是胎生。還有卵生,包在蛋殼裡的包括雞、鴨、魚、蝦,(編按:魚蝦有時列為濕生,而魚也有卵胎生或胎生),這都是卵生。
濕生是依寒熱和合而生,包括夏天不斷滋生的蚊蟲之類,這種濕生的種類也很多。化生也是,有看得到,也有看不到的,就如細菌的繁殖是靠細胞分裂。很多生類都不離開這四種形態,叫做「四生」。這四種生物的繁衍,種類很多,就叫做「眾生」。這些眾生都不離開六道。
在人世為善者,上上善生天堂,中下善生人間;沒有善,只是惡,就在地獄、餓鬼、畜生中。這就是六道,也包括阿修羅道,遍布在五道之中。我們如何認識道理,改變習氣,做好人生的本分事,才是最重要的。若能為善庇護眾生、利益生物,就生在上、中、下善,要視我們發心多寡而定。
「四生六道皆不由己」,你做多少,如何做?人生的最後,我們就是隨著這樣的生態在轉轉,由不得自己;因為我們都還在凡夫群裡。不過,為善者必定得福,繼續再來人間;而若是上善福者,當然在天堂享受。這是一定的道理。
人間苦相何其多啊!你若有在付出,見苦的機會很多。唯有我們去體會道理,入苦難人群中了解「苦集」是如何集過來的。因為有很多由不得自己來人生的苦。
「一切眾生,名相四種」,就是四生。我們依循業,隨著上上善,或者是上上惡,或者是中下善;此所以人間會如此不公平?富裕的富可敵國;貧窮的呢,「還可以過啦」,或者「實在很難過,過不下去了」,種種人間的生態。在人間,我們所看到的疾苦也分等級,有的幸遇貴人,有人連生命中的貴人都得不到。所以「依循業而生,名四生」,就從這四種生態中過來。
「備受迷界」,都是迷失了。我怎會出世在這樣的家庭、這樣的時代?我怎會出生在這麼動盪不安的人間?由不得自己,總是來了就來了。「備受迷界,生死之苦」,不論是人類,或者其他種種類形,就是飽受生死之苦;每一種生物都是生,也都會面臨死亡,「牽動彼此」難。所以,生死沒有離開這個法則,過去所造作的業將我們牽動著,也牽動彼此。
人類之間,有我投緣、不投緣的;投緣的,我疼愛。疼愛的人不一定會用善來回報,你疼愛他,他回過來恩將仇報的比比皆是。這種彼此業力的牽纏,都在這個「輪迴互生」。所以,我們要與眾生多結好緣,切莫結怨連仇,或者恩怨交加,否則再來人間就會很苦惱。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