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0428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614集
繪圖/黃逸樵
照見名智,解了稱慧,此二各別。
知世諦者,名之為智,照第一義,
說以為慧,通則義齊。
心性本清淨,諸過染成垢,
以法智慧水,洗除諸心垢,此名靜思惟。
「照見名智,解了稱慧」,一旦心地黑暗,就看不到外面的境界,因為我們無法分別它。只要有一盞燈亮了,自然就能分別外面的景象,即便燈光很微弱,總能為我們指出一點點方向。
知道好、壞,這是分別智。倘若這盞燈的亮度再強一點,它可以照得更遠、更明朗。其實,燈的亮度功能全都平等;高、低、遠、近都照得到,路面是泥濘或者乾爽,全都瞭然清楚。只要有一盞燈,都能平等遍照,這叫做慧。
只是一個「知」可以分別高低、大小,無法深入那個境界了解。若想要了解就要有慧,慧是無所不在。「慧」從他的內心完全通徹,無處不照,這是平等。智可分別,慧可以解一切精細的妙理,這就是智慧的功用。「此二各別」,這兩項的作用就是不同。
「知世諦者,名之為智」。世間很粗相,知識就是認識;東西很高很廣,要用什麼作譬喻?「高如大山,廣如大海」,這是智的功能,能分別出大小、高低,開大、縮小等等,叫做智。
「照第一義,說以為慧」。「照」,光亮能夠遍照,分析其中很微細的道理。佛的智慧涵蓋第一義諦,就是大乘法,大乘法涵蓋所有小乘的道理。佛陀分析空間、人間、時間的過程,但要用什麼方法讓一般人都能體會呢?佛陀既說出「空中妙有」,空掉一切法,但是無形相中有妙,微妙的妙有,這已經涵蓋很多事情,還有很大的空間去發現。
同一句法,第一義諦就是應很多道理、應很多人的根機,但是我們要對準這個義諦,它很微細的道理。我們若有辦法啟開智慧光,自然就有這樣的智慧去分析大小道理;大道理能夠入微,小小的道理也能涵蓋虛空法界。
道理是無相,需要我們的心會入道理來。這就要靠我們用腦力、心力,深心信解,才能將「智」與「慧」會合起來,大道理能夠入我們的心去會理。
總是人間事、理與物,我們想要知道的,叫做「第一義諦」。不論分析你的心理,分析物理、分析功能,都涵蓋在「第一義諦」,就是圓融、無欠缺。你要看它什麼,什麼都是空。你要用心會理,自然其中的道理就會很清楚。
博學多聞,我們要守志奉道。道有行才會通,「通則義齊」,這個道理才能集中過來。「智」,已經為我們分別;「慧」,要趕緊去探討,探討第一義諦中的道理。我們要入佛知見,一定要通過第一義諦,所有的道理才能回歸我們的心性。
「心性本清淨」,我們的心性本來清淨,「諸過染成垢」,「諸過」,就是過失。煩惱無明,一直染著在我們凡夫的心。我們的業,很多的障礙就因為「諸過染成垢」,惹來我們很多的煩惱垢。
「以法智慧水」,我們現在就要趕快用法,法譬如水能為我們洗除垢穢。聽法之後,要落實在生活中,自然觸事、待人就能會理。「洗滌諸心垢」,就如在洗心一樣,「此名靜思惟」。
靜思惟法,就是法聽了要放在心中,遇到事情要趕快拿出來用,心無雜亂,也叫做「禪定」。常常說,靜思惟、靜慮,這都叫做「禪」。禪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亦名「靜思惟」。
各位,入佛知見,佛知見離我們不遠,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。人與人接觸,事情與事情之間要如何去分別?佛陀的智慧,我們要將它拿來用,叫做學佛。「學」,學得到的才叫做「學」,「子」就要「學」;而「見」了叫做「覺」。學與覺都在這個範圍中,我們認真學就有覺悟的機會。學就是要用心,學在落實在人、事、物中來會理。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