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0413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600集
繪圖/黃逸樵
存道心修持法,專精道業無雜,
深心安住道場,得受四事供養;
虔誠護法敬供,四事衣住湯藥,安住道業滋糧。
「生忍」、「無生忍」,光說一個「忍」字,就很困難,要能體悟更難。面對大自然的氣候,非人為,但是很辛苦,堪得忍。這「無為法」,我們有辦法熬過去,沒有起心動念嗎?「法忍」是這麼自然,修行還有困難嗎?
「生忍」,就是人與人之間遇到什麼障礙、困難等等,其實,這也是在「四攝法」中,若訓練得很好了,人與事是難不倒。因為「四攝法」在日常生活中已經變成習慣,不會與人過不去,人事上的障礙就會減少很多。
法,本來就在生活中,「存道心修持法」。我們要「專精道業無雜」,在日常生活中,語默動靜、行住坐臥、待人接物等等,我們心專而精。所面對的無不都是道業,因為我們心中有「道」,行中有「路」,自然就「有法度」,這並不困難。
所以,我們要「深心安住道場」,無處不道場啊!《法華經》就是佛的全身,不用如何建塔、造僧坊,只要我們「深心安住道場」,我們的心在法中,就是我們最好的心靈道場。
「得受四事供養」,我們的家是一大家庭,我們常住能夠自力耕生,「四事」沒有困難。天下各地的家人很多,要回去了,有時候還有「伴手」可帶回去。不用帶來,還可以帶回去,這「四事」無慮。
「虔誠護法敬供」,真正的虔誠護法,我們人人要讀誦、書寫經典,這就要用很虔誠的心護法。護法是我們的責任,不需要在家人來供養四事。這是我們自己要做的,「四事供養」,我們要很虔誠來護持,要擔起如來家業。聞法、說法、傳法,這是我們的本分事。
如何讓法能夠普遍住世?不是只有叫人去抄經,抄經的時代是在以前;現在要傳法,還要顧及環保,紙不要隨便用。現在有電子產品,一根手指按一按,文字就能同時普遍傳出去。所以,這個時候就要回歸佛陀所說的傳法,也就是護法。我們要好好聽法,將佛的道理收納入心來,這就是傳法、護法,要讓正法永住世間。
佛陀正確的思想要落實在人間,用法度人,我們要「有法度」。「虔誠護法敬供」,我們用虔誠的心來聽法、將法傳出去,這全都是虔誠護法。若如此,「四事衣住湯藥,安住道業滋糧」,安住道場滋養慧命的法糧。我們要為法而住、為法而活,這才是我們學佛的方向。
我們若好好地讀、好好地誦,將經文中的法用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自修,還要再教人修。這自受持、教人受持《法華經》,就是「續佛慧命」。
聽法的人不知心境如何,但我說法的人如同沐浴在法流中,身心很快樂。我們的心不要被世相的物質給綁住,我們要「存道心修持法」,還要「專精道業無雜」,心不可複雜。若能如此,「深心安住道場」,每項都很滿足、很富有了。
這部經是佛的全身,是佛的法身,我們頂戴奉行,全都將它接受過來,就在我們的身、心、腦中。我們應該時時聞法歡喜、觸事快樂,如此,聽法才能落實在生活中,觸事會理,這也是我們聞法的目標。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