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》天衣瓔珞 悉如雨降

0觀看次
A- A+

20180308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566集

繪圖/黃逸樵


摩尼,華言離垢,即此珠寶光淨,
不為垢穢所染著,淨心離垢如意寶。
謂意中所須財寶,天衣珍食瓔珞等,
摩尼寶悉如雨降,令人皆得如意,故名為如意寶。

「摩尼,華言離垢,即此珠寶光淨」。摩尼叫做「離垢」,如光亮的圓珠,是很微妙的珠。

「摩尼」,就是「不為垢穢所染著,淨心離垢如意寶」,這是一種譬喻。一般來說,摩尼珠的本質能夠避邪,摩尼珠所在的地方,所有的邪氣與污垢,都無法接近這顆摩尼珠。

用來譬喻人的心,我們若有正氣,自然邪思、邪念就不會接近;任何邪氣、邪相,都會被我們的正氣給撥除掉,邪思不會湧進我們的心。我們心思方向正確,不會被外面的環境誘引,這叫做「不為垢穢所染著」,就是保持「淨心離垢如意寶」。我們修行修得心很清淨,如同摩尼珠一樣,不受垢穢所染污。

「謂意中所須財寶,天衣珍食瓔珞等,摩尼寶悉如雨降」。大家聽法聽得很歡喜,心不受煩惱無明所障礙;此時,人人心在法中,寂靜清澄,就像如意寶一樣,不為污垢所染著。修行者的心要如琉璃之寶,這是譬喻「法」。

求法的人要有用心求寶的心態。散花、供養,這是聽法之後的景象。接下來還有天衣等諸寶物從空而降,這就表示天衣、珍食,法喜禪悅食,大家聽法聽得很法喜充滿。常常說「法喜禪悅」,就是從寧靜中起著滿足的心,這叫做「法喜」。

我們若有聞法,了解法義了,智慧資糧充足,滋養我們的慧命、滿足我們的心意,得到法喜禪悅;有如天衣、珍食,充滿寶物、瓔珞一樣,讓我們很如意,很歡喜,這叫做「摩尼,華言離垢」。因為我們的心很歡喜、很滿足,再也沒有煩惱無明入我們的心,這就是「令人皆得如意,故名為如意寶」。

〈分別功德品〉,從開始就一直在散華,散諸寶物、天衣等等供養。「俗諦」是有形的東西,至於「真諦」,道理無形,需要我們用心來體會了解。

其實,無論真諦或俗諦,總歸沒有生滅相,我們了解無生無滅,僅僅世間事相,父母會合有這個身體,最後也是沒有了。所以,最重要的是生與死中間這段時間,就是要修行。

我們接受佛法之後,轉識成智,成為我們的智慧資糧,生生世世滋潤我們的慧命。生命有生滅,但是慧命無窮盡,所以我們不生、不滅。這個假體再也不生,就沒有生死相。我們現在知道心要向善,再也不要懈怠了,再也不要又在人我是非中計較,我們要「滅惡生善,自利利他」,這是「成菩薩乘」。

從天而降的天衣,也是教育我們,生來就是教育,一直到死,就是生命的結束。從生到死的過程,我們時時都要學,藉境來學,學無止境。我們付出時時都要感恩、尊重與愛,這就是人間菩薩的人格、品格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|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