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》諸法圓滿 得旋轉力

0觀看次
A- A+

20180301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560集

繪圖/黃逸樵


誓願菩薩行者,勤修樂求妙法,
化導一切眾生,令其依教修學,
增廣菩提直道,能轉不退法輪。
菩薩誓願入於無量旋陀羅尼,
是謂於法門得旋轉自在之力,
於總持法門得諸法圓滿具足。

「誓願菩薩行者」,意即已經生生世世在「四安樂行」中,身、口、意、誓願,這四法是長長久久,累生累世不斷立弘誓願,這是「四安樂行」。佛陀如何說法、菩薩如何受持,累生世從身、口、意的受持,還要立弘誓願,累生累世、綿綿長久在人間度眾生。

現在說到〈分別功德品〉,開始要說如何修行,修行的時間不斷地累積,在人間如何付出,都是我們現在進行中,叫做〈分別功德品〉。聽法要很入心,在「誓願菩薩行者」,菩薩行的前面,我們要想到佛陀所說的教法。「勤修樂求妙法」,這麼多的法,我們要勤求,還要不斷記憶。「勤修樂求妙法」,這就是長時間、空間,用我們的真如不斷追求諦理,與真如契合,就是妙法。從內心歡喜,在法中得到法樂,即是「樂求妙法」。

求法,是為「化導一切眾生」。眾生千千萬萬種,尤其是「六百八十萬億」。我們人人都有六根門,如何以六根來緣千千萬萬的境界?無法計算的心念、無法說出數量的煩惱,也有很多法的心得。

菩薩要在人群中教化、引導,一次再一次,在法中讓眾生的記憶很深刻。菩薩就要不斷地勤修、求法,不斷在人群中教化引導一切眾生,讓每一個眾生能夠提起歡喜求法的心。「令其依教修學」,使令人人與菩薩一樣樂求妙法,他就要依教奉行。若能如此,就是「增廣菩提直道,能轉不退法輪」。

菩薩這樣修行,就是化導眾生,但願眾生能夠接受,互相度化;修學,人人就愈靠近善法。愈多人往同方向相伴而行,這條路還要再開大一點、再廣一點。「增廣菩提直道」,「廣」就是寬,「直」就是深;「直」就是時間,「廣」就是空間。「道者路也」,菩提道要開得廣。人若多了,路一定要開闊,交通才能暢通。

行菩薩道要入人群度眾生,道要開闊,就要更多人來開、更多人來行,整條路鋪平了,菩薩道的空間自然就會開闊了,故說「增廣菩提直道」。在這個大時間、大空間,「能轉不退法輪」。

「菩薩誓願入於無量旋陀羅尼」。菩薩的誓願生生世世沒有離開身、口、意,我們要再弘誓願;弘誓願來來去去,總是入於無量旋陀羅尼門。「陀羅尼」就是「總持」,不只有總持,還要「轉」,就是旋轉,要在那個地方轉法。

「是謂於法門得旋轉自在之力」。我們求法,已經入陀羅尼門,入法門來了,這叫做「總持門」。這個門我們全都了解了,得到法就要轉法輪,這叫做「旋陀羅尼」,就是「旋轉自在」的意思。我們在轉法,心境自在,也是「於總持門得諸法圓滿具足」,就是圓滿具足了。

因為這一品已經是〈分別功德品〉,就是入佛知見;佛知、佛見,我們一定不要放過。在一切法中,我們能夠不受一切法所障礙,沒有有為與無為法來障礙,還是能夠修我們的菩薩行,滿我們的弘誓願,我們就是走在「六度萬行」的一條路。「於法門中圓滿具足,出沒無礙」。在這個法門中,我們要能轉法輪,就要進去「總持門」,進出無掛礙。進出空、有二門,我們進出無掛礙,都通達了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