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》真如理體 慧命無量

0觀看次
A- A+

20180226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557集

繪圖/黃逸樵


菩薩成就法身,真如理體慧命,了無生死壽夭;
延萬劫不為長,促一念不為短,
但為度脫有情,隨機應緣示現。
長短壽命之相,其心無所罣礙,是為壽命自在。

「菩薩成就法身,真如理體慧命,了無生死壽夭」,菩薩歷劫修行,累積生生世世沒有間斷,修得法身,「真如理體慧命」。真如,人人本具佛性;「理體」,天地宇宙之間共合,也是本具有,應該說所有的物命都包含著真如,而理體是天地萬物本有,可說大、小乾坤都本具理體真如,它的性,就是慧命。

天地之間物物相生、相成,每一樣東西都在它的空間成長;若說植物,在冷凜寒凍的高原也有很複雜的植物迎風生長,就連海底也有種類不同的海藻和海草產生。何種植物是應水性而生,或者應高原而生?這就是天地萬物本具有的理體,不論任何環境都能適應。

同樣道理,山河大地適應在大空間;各種形態都應各種生態而生長。哪個形態適應哪種生態,水性就在水中,乾燥的就長在山峰上,而人的日常生活就在平原。各自有它原本天地萬物的生機,這個生機,各有自性,就是慧命。

生機原來就有,我們既生在人間,生命要如何應用?雖然生命的自然法則,或長或短無法讓我們掌控;卻是生命要如何開闊有深度,自問我們的生命有深度嗎?用得有價值嗎?我們就要好好地用功。在人間,生命有功用就有價值。

「了無生死壽夭」,不論生命是長或短,我們要懂得應用生命、利益人間;多活一天,就盡一日的責任。不論是長壽或者夭壽,「夭壽」就是短促,「延萬劫不為長」,即便壽命延萬劫,只要真正是為眾生付出都不算長,因為他的壽命很可應用,再長的生命都還有用。

「促一念不為短」。即便是很短暫的生命,活著的時間就已經充分利用,用在有價值,自然心安自在,了無遺憾。所以,時間不論長短,最重要是我們自己生命的價值觀。大家要很用心體會,壽命是有功用的。

〈壽量品〉結束之後,發現佛陀這樣告訴我們慧性,智慧壽命是無窮盡,法身理體是永恆。人人本具佛性,佛性沒有老少分別。我們的覺性無始終,沒有老少之別,慧命是長遠。

可見壽命長短對我們沒有障礙,「但為度脫有情,隨機應緣示現」。哪一個地方與我們有因緣,為了度化眾生就在那個地方出現,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生活。「長短壽命之相」,不論是長或短,「其心無所罣礙」,全都没有掛礙,「是為壽命自在」。

〈壽量品〉的每一字一句,都是「顯佛之法身壽無量」,就是「真如理體慧命」。佛陀都是在人間應用他的真如理體,應用他累生劫以來的慧命;來人間是應機緣而來,應機緣利用他的慧命,真如理體在人間。佛就是覺悟,法身就是慧命,覺悟之後的慧命,就是無量了。

「故聞法體解」,我們聽法之後要很用心去體解,還要身體力行去證悟、去見證。「證悟者眾,精勤願行」,知道之後,還要更精勤發心立願,因為佛法就是這麼真實,我們要證悟,就要更精、更勤,發弘誓願身體力行在「饒益成就自他功德」。昨天說過「功德」,修一切善法來利益眾生,這是「自他功德」。藉度眾生的因緣來成就自己,更加有力量能夠成就他人,這是自他兩利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