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如來壽量品》悲佛涅槃 精勤斷苦

0觀看次
A- A+

20171028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543集

繪圖/黃逸樵


常以忍辱為心念,能調禦諸惡不生,
人間合和息諍論,逢苦能忍如大地;
正道能斷一切邪,除斷一切貪瞋癡。

修行,佛法一定要入心,身體力行,落實在行動中。我們學佛法道理就是從「理」入人群中,但是佛陀的教理要我們「六度萬行」,也就是學習待人接物的方法。

我們入人群必定要堪得忍耐。唯有如此,方能步步向前精進,在人群中心不受物欲影響,不受人我是非而動心,心能專,自然我們就能定了。若能如此,智慧就產生了,「六度萬行」具足。這「忍」字很重要,「常以忍辱為心念」。「忍」是「六度」的中心,所以我們要忍。

有這「忍」字,我們在忍中能夠精進,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;不僅不會去造惡,還能保持著善念。忍得住周圍欲念的誘惑,忍得住人我是非的威脅;我們能夠忍,就能「調禦諸惡不生」,不會受到環境影響我們的道心、減損我們的慧命,自然就起防護的作用。

「人間合和息諍論」。人我之間,我們就無諍,不要計較了,不必論短長,都不需要了。在人群中不受影響,每天歡歡喜喜、平平和和過日子。所以,「逢苦能忍如大地」;不論世間環境如何,我們能夠安忍,好像大地一樣。

風來、雨來,地上物受損了,這片大地還是安然自在;雖然被水淹過,水退之後,大地依然。大地涵蓋天地萬物,不論任何境界,大地能適應環境,包容一切環境,所以「逢苦能忍如大地」。在人間,我們總要順應環境,但是不離它的道理。

「正道能斷一切邪」,只要是正道,就能斷除一切邪惡。在「正」的道理面前,一切邪惡無所遁形,自然就能改掉偏邪的道。所以,用正道、正念,自然我們就會避離那個邪。

看看良醫,大醫王,就因為時世病了,所以佛陀就要應這個時世的不調來生人間,教導人人心念向正道理去實行。這就是佛陀一大事因緣來人間,指示我們向正道走,避免偏邪的邪道,這就是我們要注意的。

「除斷一切貪瞋癡」,我們心中若有正道,就能除掉一切貪、瞋、癡。世間陷阱處處,我們心中若有正見、有智慧,就知道如何避開陷阱,開闢出一條正道來,安全到達正確的方向。倘若心有偏差就要趕緊用法來調整,就像我們身體有毛病,就要趕緊用藥來調理。

佛法就像那位名醫留下來的藥,能夠廣傳到現在,成為現在的治世良方,我們應該好好地取用,讓慧命成長,我們要有這個使命。人間就是一個觀念,在人、事、物中形成大小乾坤都有病了,我們應該要找出「滅」苦的方法,就是這帖靈方妙藥。

藥好好地吃,自然毒病就會消了;法好好地受用,煩惱就慢慢去除了。所以,「良由應世妙藥恆存」,幸好這個應世妙藥永遠都留在人間。佛陀已經為我們分析、對我們教導,道理永恆在人間。所以,「服藥修行」,要好好地吃藥,就像我們受法修行,要依教奉行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