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1024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539集
繪圖/黃逸樵
慈心緣行護眾生,悲願力勸服法藥,
時世人四大失調,起因皆由邪毒浸,
是則苦患與日增,服此法藥苦患除;
三乘持法不失心,一乘法藥病皆除。
「慈心緣行護眾生,悲願力勸服法藥」,這幾天說過「十二因緣」,起頭就是那一念。凡夫一念無明生三細;諸菩薩一念是「四弘誓願」,就是誠心大願度盡一切眾生。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,這是我們學佛者所要努力的方向。
「慈心緣行」,我們的方向、所要開的道,就是「護眾生」,要入人群去關懷、守護眾生。「悲願力勸服法藥」,眾生多苦難,我們就要發大心、立大悲願,用力勸化眾生接受法;唯有法能夠救心、救世。法在人間,就要有機會接引人間眾生接受佛法。
「時世人四大失調」,現在這個時代的世界已經四大失調了。大地被破壞了,世間濁氣很重,人心趨向於欲念追求。「起因皆由邪毒浸」,人的欲念一開,就是很微細的心理生態,又貪、瞋、癡延續,加上慢、疑而成「五毒」;五毒自然造成「五濁」。五種心態在內心,就浸潤在邪毒中而造業了。
意識中累積造業的種子,今生造作,來生的意識也是帶著這樣的習氣。這就是生生世世,因為受邪毒入侵浸潤,就成為苦患。
人我是非的苦患一直累積著,結怨連仇,生生世世冤冤相報何時了啊?唯有一項,「服此法藥苦患除」,有法啊!世間本來就有道理存在,只是沒有人去體會。
佛陀時代的思想,他所教育的觀念應該用在現在,能夠淨化人心;用在人間,人與人間能夠及時去調和。若沒有將法用在我們的心、我們的行為,只是隨著時代,從正法而像法,走到現在末法,人人對這個真理、道理完全陌生。就像人的心地長出一片雜草,沒有一個方向,無路可走。
因為我們的心地已經混亂,才會這麼的苦;我們知道地理方向,現在就要趕緊依照方向來開道,方能除掉苦患。若能如此,我們大約也就了解這帖法藥了。我們自己用,也希望大家能用。
「三乘持法不失心,一乘法藥病皆除」。我們知道自己本具真如本性,自覺了就要覺他,行大乘法,這叫做法藥。若能使用法藥,自除心病,也能淨化人心,這就是我們學佛所要努力的方向。
「眾生累世沉迷,因見流濁重、世亂成災」,現在人人的見解都已經偏差了,因為人人的成見很複雜,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不斷,造成濁氣很重,世間就會成災。「則苦患日增」,人心一念無明起,造成苦患日日一直增加,不論是氣候難民,或者人禍難民,人人受苦難啊!
現在需要的就是「覺有情人悲願」;「覺有情」,就是菩薩。我們學佛,自性要覺悟起來,在人群中成為一位有學而覺的有情人。「持法入群」,入人群中去「勸服用法藥」。我們已經知道道理,將這個道理介紹給大家,大家好好用法藥來療治人與人之間,「則苦患速除」,這個苦難自然就除滅了。
佛陀的教導在未來的人間,我們應該要相信。未來的人間就要用現在人間的法,去對治現在時世;所以,我們自己持法入人群,彼此切磋琢磨,互相介紹,法要人人來用。所以,我們要用心去體會法的精髓,我們要很用心在思想、觀念。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