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1007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525集
繪圖/黃逸樵
佛出世間作四生父,為眾生慧命大導師,
遍眾生界施教導化,令得出離斷諸惡趣,
守志奉道令善增長,持安樂行立宏誓願,
哀愍饒益一切眾生,持身口意受教立行。
「佛出世間」就是「作四生慈父」。佛陀是「四生慈父」、「三界導師」,在《法華經》的「本門」之中,要能體會佛陀從發心開始,佛的壽命不只局限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迦毘羅衛國──有位太子誕生、成佛,最後入涅槃,佛壽八十年。
其實,佛陀的壽命是無量無數,每一塵點沙數當作一「劫」,都無法用塵沙數來算時間,也無法用塵沙來解說佛所度化過的眾生數;時間,就是盡虛空際,沒有間斷啊!來人間的目的,是為一大事因緣。因為眾生迷失了,佛陀不捨,他的慈悲,就像父親在照顧孩子一樣,「作四生父」。「四生」,就是卵生、胎生、濕生、化生,凡所有生靈,佛陀無不疼惜、愛護。
所謂的大生命,不是個體的生命,是人與人之間的大生命,也不僅限於人類互愛。佛陀教導我們如何尊重生命,生命的價值不只在個體,是要「全體」──大生命的理念。甚至又教導我們,不只關心人而已,「四生」都要疼愛;不論動物是什麼生命體,牠也是有生命,我們都要疼愛牠。
佛不只是四生父,也是三界導師,能「為眾生慧命大導師」。眾生就是糊里糊塗,不了解世間事、不了解人事互動,也不了解自己的生命體。佛陀希望我們能夠成長慧命,不要再糊塗了;不只運用知識而已,還要開啟智慧,「轉識成智」,希望人人都能透徹了解。佛陀教育我們要成長慧命,體會天地宇宙真理完全攝受在佛性慧海裡。最近一直在說佛命──佛陀的壽命無量,因為他是用慧命不間斷來回在時空中,所以我們無法去測量佛壽有多長。因為佛陀不是用生命,是用慧命來教育我們,希望人人也要體認慧命。
「遍眾生界施教導化」,佛陀的教育普遍眾生界;除了人類,也包括其他動物。各類眾生都有牠的慧性,畜生救人的故事也很多啊!眾生受教都能啟開慧命,何況我們人類?因此,我們接受佛陀的教育,要將生命轉化成慧命,這就是我們在佛法中所要學的。
我們若能接受佛陀的教法,「令得出離斷諸惡趣」,才能脫離人我是非,以及很多的煩惱;我們才不會再去複製很多的無明、造業。佛陀的教育,現在我們能夠了悟、覺醒,人與人的關係要趕緊改善,還要改變自己的行為,道路就能開得很正確、鋪得很平坦。
接受佛法之後,我們必定要「守志奉道令善增長」。慈濟菩薩無論資深或年輕的,都很歡喜在付出;我們的志向就是走這一條路,大家的威儀不必怎麼集訓,靠過來就是了。這種「守志奉道令善增長」,愈做愈歡喜,也愈做愈熟練,不必特別安排,這就是我們平時做事情的默契。
他們做得很歡喜,「持安樂行立宏誓願」。他們一次又一次地歡喜投入,就擔心現在人多了,沒有給他們付出的機會。
「哀愍饒益一切眾生」,這就是佛陀的慈悲,來悲憫、饒益、施教利益一切眾生,讓我們懂得「持身口意受教立行」。大家要好好地將我們的身、口、意顧好,身要行善,口要說好話,事情要做好,念念的善都要持續。
法的精髓,大家要用心來體會;體會後,還要好好地依教奉行,了解佛陀的悲心,來教化眾生。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