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0927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516集
繪圖/黃逸樵
劫有二種:
一名器世間,就世界成壞而立之數量。
如成劫、壞劫、增劫、減劫等名。
二名歲數劫,算晝夜日月歲數謂之時,成住壞空謂之劫波。
世為遷流不息。過去現在繫續未來為世。
界者間隔之義,與界義同。
又世者即遷變無常之義。
在無常遷變中,謂之世界。
「劫」就是長時間,在這個長時間的大空間裡,就包含「器世間」。「器世間」就是這個大空間所有的物質,就如我們所居住的地球,包括山河大地等等所有的物質。而這大空間的時間叫做「劫」。
在這個大宇宙裡,包括各個星球。就以地球來說,山河大地都不離開這個時間。器世間,就是有器物的世間,所接觸、看得到的,都涵蓋在其中;但也都不離開成、住、壞、空,任何器物都有生滅之時,地球就有成、住、壞、空,何況其他?
「如成劫、壞劫、增劫、減劫等名」。譬如地球「成」之時,到底是多久以前「成」的?無論時間多久,總是有成之時。在「成劫」之時,一切物質,包括山河大地,都在時間中慢慢地成長。生物、植物也是慢慢在進化,同樣是在「成」。
「成」劫的過程之後,就有「住」,有這些器物,或者動、植物或者人類等等,不斷地進化、成長起來,這叫做住劫。
而時間久來,在人壽八萬四千歲時,因為人的起心動念、造作等等,開始就破壞了。慢慢地每一百年人壽減一歲,再一百年減一歲,一直再減下來。這個增、減劫就在成、住、壞、空裡;「成」、「住」之時,就是增劫;「壞」與「空」時,一直減、一直減。在這個時間內有極端的「劫」,就是災難偏多。
第二,名叫「歲數劫」。「二名歲數劫,算晝夜日月歲數謂之時」。因為世間一切的成,成、住、壞、空都需要時間;「成」,也都需要時間啊!用人類的壽命來計算,八萬四千歲,每過一百年再減一歲,一直減到人壽剩下百歲或者是十歲,我們現在差不多是在七、八十歲,以這樣來計算。
但是有生就有死,災難也一直在產生;人類一直在生、一直在滅,到了劫濁亂時,就草木皆兵。不只氣候極端,損失人命;也不只是某一個國家人心不調和,造成內戰和對外毀滅式的戰爭,甚至還有一波波的難民潮。世間愈來愈濁惡,人心就愈來愈混亂,亂到連自家人,隨便拿起什麼來都是傷殺人的武器。
這種互相殘殺,是以人類的平均壽命來計算。用人的壽命作譬喻,八萬四千歲,每過一百年減一歲,長時間累積人的造作,破壞大乾坤;所有器物到最後就是互相殘殺、毀滅,大自然的物質就這樣一直敗壞。
無論世間或者是世界,「世為遷流不息。過去現在繫續未來為世。」這是時間的延續,時間一直遷流,沒有停歇過;就是不斷地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一直連續下去,這叫做「世」。
「界者間隔之義,與界義同」,界就是「間隔」,同一個空間,這裡叫做會客室,走到那裡叫做辦公室,我們有一個界限的「間隔」,這是同樣道理。擴大到世界,就是不同的國家、不同的地方,所以全球分為五大洲,空間就是如此。
「又世者即遷變無常之義」,「在無常遷變中,謂之世界」,這叫做世界。無常遷變,叫做「世」;「界」在我們生活的空間,從小擴到大,它有一個界限,叫做「世界」,也叫做「世間」。
「器世間」,就是在壞劫中所形成的。在這個「劫」中就有這樣的器世間,「劫」也包含天下一切的生態、形態,我們要很用心重視這個「劫」。「劫」叫做長時間,分秒是極短的時間,累積起來也是長時間,因此,我們要時時把握時間。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