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0926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515集
繪圖/黃逸樵
是時空世界方位,皆由眾生業力造。
善業有生樂果之力用,
惡業有生惡果之力用;
不思議業力,雖遠必相牽,
果報成熟時,求避終難脫。
世為遷流,界為方位。汝今當知:東西南北,東南西北,上下為界,過去未來現在,為時世方位界,時空遷變無常,量無量際間隔。
「是時空世界方位,皆由眾生業力造」。我們生活的地方就在臺灣,臺灣是地球中一個位置的名稱。地球有公轉、自轉,經由日夜交替,時間是由分秒、時、日、月,幾個月再累積就是年。
「世」是遷流不定,「時」是沒有定下來,還是遷流不停,叫做「時」。而「空」就是「界」,在地球這個大空間裡的一個位置。地球不停地轉動,沒有偏離軌道,它就軌道,不斷地運轉。這個「時」不停,位置沒有偏離。
「皆由眾生業力造」。我們能夠生長在臺灣,要時時心生感恩啊!看看非洲的獅子山共和國等等,位置和生態與我們大不相同,卻是環境苦不堪啊!我們生活物資充足,還有餘力能夠去幫助人;這就是同在一個時空中,不同方位、不同的善惡業。
「善業有生樂果之力用」。善業的,就能夠「生樂果」。我們的生活過得很舒適,衣、食、住、行一應不缺,這就是福;也能平安度過,這就是善;有善、福的業才能平安過日子。因為過去有造善業才能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,因此,我們要惜福,這是「善業有成樂果之力用」。
我們平時所造作善惡業的「力用」;善業,就是「善力用」。起初我們不懂道理,不知如何造業;懂道理後,我們就要努力造善福業。選擇善的方向,甘願去做善事,虔誠要為人群付出。
若是不分黑白善惡,只是隨著人群而走。惡念的心境,與受惡念所破壞的那種苦難全都是苦,這樣再纏下去,就是不斷地循環、累積,變成這濁惡世,叫做眾生共業。這種共業很可怕,「惡業生惡果之力用」。
人人所造作的心態,都在這個時間、空間會合起來,而有善惡,造成人間社會有享福的地方,卻也有受苦難的國土,這是很不可思議。「不思議業力,雖遠必相牽」,即便距離很遠也會有牽連。
「果報成熟時」,若果報成熟之時,就是「求避終難脫」。就像業障重的人,業力來了,想要逃避也難啊!業力就是起自我們的起心動念、開口動舌、舉步動足,在日常生活中點滴累積來無不都是一念心的造作,那分力量叫做業力。
「世為遷流,界為方位」。「世」為遷流,「界」就是方位,「汝今當知」,我們應該要知道;時間與空間的會合,就是世間。我們要清楚自己的方位在哪裡,方向要往哪裡走?「東西南北,東南西北」,方向清楚,「上下為界」,我們都要很清楚。「過去未來現在」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「為時世方位界」,我們現在就定位在這個世界。
「時空遷變無常」,時間如流水,永遠不會止定不動,不斷地向前遷移,是遷變無常的。它不斷地「過去」、不斷地「現在」、不斷地「未來」,永遠不會停歇。「量無量際間隔」,這個間隔就是有一個空間穿梭起來,我們能夠超越時間。一大早從臺灣搭飛機去美國,到了美國還是一大早,這就是穿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。
經中,佛陀回答彌勒所問,這樣說:「這麼多、這麼多,你們大家去計算看看。」現在以彌勒菩薩為首的大眾又再回答佛陀說:「世尊!是諸世界,無量無邊,非算數所知,亦非心力所及;」我們很清楚了解,「世尊所說的這些世界,已經無量無邊,不是算數算得出來,也不是哪一個人的心力有辦法遍及這麼多國土,去了解這些數量了。」表示佛陀說出來的數字,大家根本無法去體會、了解。
我們知道人生苦短,用短短的人生要來推測無量數是這麼的困難;其實,這個數字對佛法來說是非常的需要,每一部經典一定會提起一個數字──「恆河沙數」、「無量無邊不可思議」。
這種「無量無邊不可思議」,就是要考驗在佛法道理中,我們能夠受用多少?時間有限量,一天能夠說多少句句清楚分明的道理?道理是要聽來應用的,進入這樣的境界要如何去應對。
聽來的,我們能夠應用,才是真道理。道理是無量數,我們所要應用的實在也有一個限度;道理能與知識會合,應時付出,這就是「無量數」。
總而言之,法入心來,若化為自己的,就是一理通,萬理就徹了,處理事情時,法可以隨心應用。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