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如來壽量品》三誡大眾 殷勤信解

0觀看次
A- A+

20170919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509集

繪圖/黃逸樵


聞佛說法初信之,後解之,謂之信解。
又鈍根者信之,如利根者解之,謂利鈍之信解。
又信者破邪見,而解者破無明;信力起發真解。

入佛的「本門」要很用心。「聞佛說法初信之,後解之,謂之信解」。我們聽聞佛法,開始「信之」;不只是信,「後解之」,叫做「信解」。

「信」,為道源的功德母,我們真正要入佛門來,佛陀教導我們入人群行菩薩道,我們要相信。聽佛說法,佛陀教導我們人人要自愛,還要進一步去愛他人,這叫做自覺、覺他。慈悲,才能完成自己的道業,因為父母給我們生命,我們也是眾生之一;佛陀要度眾生,對象就是眾生之一的我們。聽佛所說法,我們要能信解、解悟。

我們要深信、徹底了解佛所說的法,不是只有一知半解;佛教我們去付出,卻沒有想到付出的同時也是成就自己。若不作此想,永遠都以為:我是幫助人的人。如此,不會起感恩心,道心也就無法延續下去。

所以,不是只有信而已,投入群中去體悟「後解之」;這個「解」就是體悟佛法與人間的苦,佛陀所說的「苦』,苦從「集」來;「集」,人人都有他的故事。

「又鈍根者信之」,這樣的境界,即便是鈍根的人也能夠了解。「如利根者解之」,更利根的人就能夠「解之」;「信」和「解」平行,體解大道,不是只有信而已。

信要投入,不只是投入,開道者、行道者,身體力行在這條道路,道路的風光很清楚。走出人間菩薩道,在人群中體會,才能成就我們的慧命。雖然生命不斷消逝,隨著體會人間來增長我們的慧命。「謂利鈍之信解」,一經啟發,不論你是利根、鈍根,全都能夠體會、了解。

「又信者破邪見」。不得不信,若非有這樣的因緣,又怎有這樣的果報呢?要破除邪見,並非求在我如何才能消災,有業逃都逃不過,我們要相信因果、業力,才能破除邪見。「而解者破無明」,不要再有煩惱惹來無明。人生無常,把握當下去付出,身心就能輕安自在。

「信力啟發真解」,信的力量能夠啟發我們真正解悟。人間就要能身體力行,若只是坐著聽、坐著寫、坐著說,要能有所體會,難啊!必定要起而行動,走入那個環境中去體會。就像慈濟人待在災區,與災民為伍去膚慰去體悟,感受很多,回來的訊息也很多。透過視訊連線,聲音聽得到、影像看得到,看到他們在投入,我們也是打從內心感動。

這樣的環境,我們已經有所體會了。才會堅持這五十多年來從「點」而到「面」,全球能夠有這麼多人投入慈濟,都是從體會中來;既已入佛的「本門」來了,我們要「信解」,就要身體力行菩薩道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