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0914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504集
繪圖/黃逸樵
信為道之源始,於諸法之實相,
與三寶之淨德,世出世之善根;
深為恆持信樂,澄淨廣植深信。
「信為道源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」,「信」就是「道之源始」。我們要到成佛,這條道的源頭就來自「如來室」,由此開始鋪過來。「入如來室,著如來衣,坐如來座」,我們人人發願學佛,就是希望能夠成佛;若沒有希望成佛,又何必學呢?學,就是期待有所成就。我們學佛就是要成佛。
我們現在學佛,當然要先發心行走在這條菩薩的道路。菩薩的起源要從哪裡來?首先要相信,我們人人都有真如本性。成佛就是要發現自己的真如本性,隨著真如本性的道一直走,也就是菩薩的道路,這是一條邁向成佛的軌道。
「開道」就在「六度」,要用六種方法開出這條路。這六種還是粗相的工具,它有多種利用。佛陀告訴我們方向,還教導我們方法;我們深信方向是正確的,就要身體力行,借用方法向前前進。
「於諸法之實相」。應用這些方法,我們步步向前精進,自然就會看到法的真實相現前了。只要真正對準方向開,真實的路我們看到了,也腳踏實地走過了。
「與三寶之淨德」,就是方法了。佛陀給我們這麼多的方法,既安全、有次序,而且方向準確,有人帶我們走上這一條很安全的道路,就要依靠「三寶之淨德」來修。「三寶」,就是佛、法、僧。
佛陀要對治人的煩惱、無明、惑,他要用長久的時間,終於與天體會合為一,無一不通、無理不達,一切事理都通達。佛告訴大家,但是說到最後,不只今生此世,是過去的生生世世。因此,佛陀成佛了,卻說:「這些菩薩都是與我有緣,是我度化來的,所以他們成就了。」這難信、難解啊,要如何相信?
所以,我們一定要信,信的根本就是從「三寶之淨德」。去除我們心理的無明、煩惱,惑念,我們要相信佛、法、僧;有佛的覺悟、有道理的存在、有僧的弘揚傳法。所以,佛陀很用心在《法華經》,教菩薩法啟度人心。人間菩薩要招生,佛陀也在勸募菩薩。
「世出世之善根」,人間這麼多天文地理,其實根源就在這裡,你要信,才能體會天地的道理、一切物命的道理、生命的道理。信,若沒有很相信,也就無法接受;一定要信,且要打從內心甘願的信。這個「覺」,我們要很用心接受佛陀的教法。
「深為恆持信樂」。我們要很深刻,時間很長久,不是今生此世而已,還有來生來世。回溯在過去,應該也有過去的因緣所受化,今生才會這麼堅定在佛門中,共心一志。「信樂」,就是我徹底相信、我甘願,叫做「信樂」;很相信又很好樂,很想要追求。
「澄淨廣植深信」,我的心一片清淨,我很願意將所信的法傳給人人,去善有作為,度化入人群,我絕對相信。這是我們一定要清楚了解,也一定要走的方向。就像彌勒菩薩一直追根究柢,佛陀就會一項一項細說,讓我們更加了解。我們已經看到〈從地涌出品〉,浮現出這些疑問,佛陀開始就要細說。現在,這個「本門」,〈從地涌出品〉將要結束,〈如來壽量品〉很重要。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