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》因此一問 啟深妙義

0觀看次
A- A+

20170821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482集

繪圖/黃逸樵


佛為發菩薩心,
守志奉道,其道甚大,方向如一,
立弘誓大願力,恆時歷無量劫。
緣覺等累生世,守志依法修持,
佛為行者授與未來懸記之說。

譬喻之說法,以中根之迦葉等四大聲聞,迴小轉向大乘。
佛對此四人說當來成佛,現前佛為授將來成佛之記。

「佛為發菩薩心」,釋迦牟尼佛為發菩薩心的菩薩,「守志奉道,其道甚大,方向如一」。這是佛陀在法華會上,期待人人專心一志,守志奉道,每位菩薩的方向都正確,「其道甚大」,人人精進開闢這條大路,「方向如一」。從初發心開始,方向是一,沒有偏差。這條路方向正確了,精進用心在開道,方向如一,路愈開愈大。

這條路方向正確,我們要好好地身體力行,初發心一直到成佛,這當中一點點都不能偏差,我們要「立弘誓大願力」。這個弘誓願力很重要,「恆時歷無量劫」,時間要長長久久,空間要無窮盡,要很普遍。因為佛陀教化的志向是十方,期待四方、四維、上下的眾生都能發大誓願力,普遍接受佛法;所以,我們要長時間修持,空間要很普遍。

「緣覺等累生世,守志依法修持」。緣覺是中乘,小乘是聲聞;緣覺修學佛法,對所有因緣果報已經清楚明瞭,「常、樂、我、淨」這些道理都明白了。所以,緣覺比聲聞再高一級,只是還停滯在獨善其身。

佛陀一直期待緣覺,道理都清楚了,也該是發心之時,應該要走入人群中,承擔起弘揚佛法。說起來,緣覺是很有修行,他們也是「守志依法修持」,卻是立志獨善其身,只想了斷生死,還未啟發他們的大心。

「佛為行者授與,未來懸記之說」,佛陀在靈鷲山最大的任務,就是啟發人人的心要開闊。因為在《法華經》的〈譬喻品〉,佛陀將道理說清楚,鼓勵弟子要行菩薩道;一直到〈信解品〉,摩訶迦葉、迦旃延、目犍連、須菩提四位聲聞已經清楚了解道理,從聲聞而成為緣覺,也都得到佛陀的授記。

這種見證和授記, 是「佛為行者授與未來懸記之說」。「懸記」就是不只下一世,或者下下一世,還要很長久的時間。你了解法之後,雖然路還很遙遠,只要方向對準了,向著這條大道一直走去。儘管路很長,也絕對走得到。

這是一個「譬喻之說法,以中根之迦葉等四大聲聞」。佛陀在〈譬喻品〉,除了對聲聞外,還向緣覺,鼓勵他們「迴小轉向大乘」,放下小乘,邁向大乘而行。這是佛陀要鼓勵的,所以「佛對此四人說當來成佛,現前佛為授將來成佛之記」。

在兩千五百多年前,釋迦牟尼佛終於現跡在人間成佛了。時間有多久?無法計算,叫做賢劫。修行一定要有耐心、長久心,最重要的是信心。人人這條路只要走得準,佛陀絕對是授記。未來不論時間有多長,只要他現在的心意準確,佛陀為他肯定:「將來你一定會成佛。」

彌勒菩薩,因為已經得佛授記,他將來也會成佛,所問的法,我們好好地用心聽。佛法從正法轉到像法,現在,像法已轉到末法了。此時若不趕緊將佛法再回歸源頭,只停滯在依賴佛菩薩保佑,只怕佛法真的會消滅。人人要依循佛陀給我們的方向,立志做菩薩,趕緊發揮救人的功能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