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》世尊嘉讚 菩薩隨喜

0觀看次
A- A+

20170813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474集
繪圖/黃逸樵

 

見善隨喜,譬如布施;
富施財糧,貧施水草,
各隨所喜,皆為布施。
隨他願行,喜他修善,
利益有情,得成福德。

「見善隨喜,譬如布施」,我們看人做善事,看人願意修行,看人有修養;這樣的人我們要讚歎、隨喜,這都是好事。我們要培養時時成就他人、讚歎他人、隨喜他人的這念心,這就是有修行的人。讚歎人、鼓勵人也是布施;「譬如布施」,富有的人,因為他有財、有力,願意發心付出,為苦難人成就布施的大事業。

這些富中之富的人,財富名位都很豐厚,這都是他過去生累積來的福和德,我們應該讚歎他。讚歎過去的因、現在的果,尤其現在所種的這個因、果,全都是好事,我們要讚歎他。

「富施財糧」,有的苦在三餐不繼,富有的人施食讓他吃得飽。寒冬徹骨時,給予他溫暖的厚衣可以禦寒;無家可住者風雨都無處躲避,就給他一個可以溫暖安居的地方。富有的人肯發心,願意付出,就是富中之富。

「貧施水草」,即便貧困的人願意布施,但是他什麼都沒有,要如何布施呢?盡他的心力,就算捧一捧水讓人解渴,或者去採野菜,一點點糧食就能讓對方補充體力,盡心力付出都叫做布施。類似這種佛教故事也是很多!看似很不起眼的一點點物資,在他來說已經盡心力了。盡他心力付出多少量,與富有的人願意布施的心是平等無二的。

有錢的人願意付出,一般人認為:稍微節儉一下,我也能夠去付出。更貧窮的人則想:我做工出力,即便節省一天、半天的工資,我也能夠去付出。就算沒有財力可布施,用自己的力量付出,都叫做布施。對這樣的人,我們要開口稱讚、嘉許他、認同他。自然大家就會知道,做對的事情能夠讓人認同;他們會很歡喜、甘願,就愈會去付出。

雖然你沒有付出一點點力量,不過你讚歎他,讓他歡喜、安心,讓他繼續做,這是「口」讚歎的布施。在「四安樂行」,佛陀教導我們身行好事,口也要說好話,要不斷讚歎,成就他人的善業,這也是功德。可見,布施隨時都能做;看到人家在做,我們歡喜讚歎,既是隨喜功德,也是布施。

「隨他願行,喜他修善」。倘若有人發心做善事,他人卻想方設法去阻礙;道心若不堅固、事理不清楚的人,受他這幾句話所障礙,就此停步不前。這都是障礙道法,不僅没有功德,反過頭來造業因!

因此,我們待人接物要很小心。看人完成一件好事,我們要隨喜他,若能幫助他,也是功德一件;不能幫助他,我們讚歎他,也是功德,叫做「隨他願行,喜他修善」。

因為他所要做的是「利益有情」,對人群有利益的事情,就是造福人群;而付出的人完成「六度萬行」,就是積功累德,植眾德本,對他本身也能「得成福德」。我們在《法華經‧序品》也常讀到「於諸佛所植眾德本」,所以「利益有情,得成福德」。隨喜也有功德,看人做善事,我們起隨喜心讚歎他;只要是好的,我們要鼓勵他,這都是好事情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