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》煩惱病輕 則易化度

0觀看次
A- A+

20170810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471集
繪圖/黃逸樵

世尊安樂無逼惱,
淨法界眾相寂靜,
得四智永離惱害,
故安樂皆無逼惱;
能安樂一切有情,
身安心樂無憂惱,
安立行隨順一切,
功德而能安樂住。

前面提到:「世尊!少病、少惱,安樂行不?」菩薩關心、問安,「佛啊!現在身體好嗎?心情好嗎?眾生安穩度化嗎?」這是禮節。他方菩薩,或者是從地湧出的菩薩,就要隨道場禮節,見佛作禮。佛在人間,當然一切的禮節要依人間法,這是很合情合理。其實,世尊豈會有煩惱呢?法體又是如何?

「世尊安樂無逼惱」,若說煩惱,佛已經安然自在了;他身安、心樂,乘願再來人間。因為眾生煩惱無明、苦難偏多,佛陀不忍心,很甘願再來堪忍的世界度眾生。佛既是有備而來,知道世間疾苦,才來人間度眾生,自然身安、心樂。

佛的世界是「淨法界眾相寂靜」。世尊的生命法界,就是清淨無染著,既然無染著,一切都很自然、很自在。自然回歸在他的清淨本性;清淨本性,在佛的境界就是寂靜清澄,明明朗朗,一點都沒有污染、濁氣,所以「淨法界眾相寂靜」。心境清淨,無掛礙,也無煩惱。

「得四智永離惱害」。佛已經得到「四智」,也就是「成所作智」、「妙觀察智」、「平等性智」、「大圓鏡智」。這個智很開闊,將凡夫的前五識能夠轉為智,這智是清淨智。外面不論是聲塵或者形相,佛的世界總是轉「有相」為「無相」的智慧,轉「有為」而成為「無為」,無生無滅,很乾淨啊!

佛已經得到四智了,心,不受身體物質的掛礙,就是安了;也不會受煩惱所染污,就是樂了,沒有煩惱再能困擾佛的心。雖然佛陀不捨眾生,對眾生的關懷是清淨、大慈悲的不捨,不像父母對孩子的牽扯。

佛都體會、了解了,自修、自覺,覺悟之後的道理再與大家分享。這種世間一切平等的大智,你們和我都平等;人人自己去造作,佛就用法來引度眾生,過了之後,什麼都沒有了。因此,他得四智,已經「永離惱害」,沒有這些煩惱來困擾他、逼惱他!「故安樂皆無逼惱」,一切都乾淨了。

「能安樂一切有情,身安心樂無憂惱」。面對這個有情界,雖然佛身住在堪忍的世界,面對著粗重煩惱、剛強的凡夫,佛没有憂惱,還是安樂一切有情。面對一切眾生,佛還是「身心安樂無憂惱」,全都沒有憂惱了。「安立行隨順一切」,就是安立在這個行,隨順一切眾生。

「功德而能安樂住」。因為眾生所做的一切,佛陀就這樣牽引、成就,令眾生安樂、安穩在人間,希望改變人間,能夠平安。人間要平安,人心就要安穩;人心安穩,就要去除無量數的煩惱。

佛的四智已經安立了,當然就沒有病、惱。菩薩所關心的,「少病」,就是健康嗎?「少惱」,是否沒有煩惱,身心安樂呢?這就是菩薩順世間俗情,問候佛的禮節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