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》菩薩眾中 有四導師

0觀看次
A- A+

20170808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469集
繪圖/黃逸樵

 

處空中道住無為,
真空之理離障礙,
猶如虛空藏妙有,
無為無作無有量計。
真空無體,理通作善有為,
以智滅惑,所顯諦理,
妙有真如,量周沙界遍空。

虛空上下左右,無邊際無疆界,
菩薩無始來今,領眾持善護法,
六度入人群中,勤耕耘護善種;
歷長久不離棄,如虛空理常存。

釋迦牟尼佛在靈山說《法華經》,過去的十四品是「顯跡」,現在開始就要「顯本」了,因為《法華經》是「本跡開二門」。「跡」和「本」,這是佛陀一生很重要的說法。跡,就是降生人間,一直到成道、說法,最後示涅槃,「八相成道」,顯跡人間度眾生。這個跡,弟子根機差別,佛陀隨機教化,用了四十九年的時間!

我們的心要如何會理呢?空、無為,就是真理。我們的心常常都在真理中,「處空中道住無為」。今生此世出生在人間,我們也和佛陀一樣,每個人一輩子各自從不一樣的環境生活過來,這些都能回憶。就像佛陀所說的「跡門」,他是如何過來的?面對根機不同的弟子,就要說什麼法,這就是佛陀的「跡」。

人人也都有「跡」,我們的足跡,每個人都有幼小的時候,也有少年的時候;不過,少年歲月是糊里糊塗,佛陀則是清楚方向。我們還在迷茫中,佛陀已經覺悟,與虛空合為一體了,他的心就歸於空的真理。

佛陀教育我們,「處空中道住無為」。前面經文提到,從地湧出,住在虛空中,這就是菩薩的心。佛陀所做的一切歸於無為,就是道理;心無執著,一切無所求,就是「無為法」。過去就是空的,時間消逝了無痕跡;「真空之理離障礙」,我們的心若放空了,平時認真生活,把握時間,應該做的,能夠很有規律,就是「真空之理離障礙」。心不會受情、愛、物欲、名利來擾亂,該做的,我們認真做就對了。

「猶如虛空藏妙有」,就像在虛空,所藏著的一切就是「妙有」,哪一樣東西沒有它的物理存在呢?這就是世間,不論動物或者植物,我們眼睛所見的無不都在生滅中。我們要學的,就是「不生不滅」的道理。

體相有生滅,道理循環永遠不滅,「猶如虛空藏妙有」。將土石變成水泥,這就是它的道理;道理很簡單,也很奧妙,我們若通徹了解了,就像「虛空藏妙有」。

「無為無作無有量計」,這個道理遍處皆是,歸於無為,無為就是真理。這個真理不是有為去造作的,它原來就存在。這個「無為法」,我們無法造作出來,生命終歸於魂魄,這是永恆的;覺悟的魂魄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,「無有量計」,就是很多很多。

歸納於道理就是「真空無體」,所以,「理通作善有為」,道理若通了,我們就要去付出,「善有為」就是人間法。我們所造作的,佛陀說「妙有真空」,告訴我們一切「有為法」就是集合因緣,有所作為。雖然有所作為,到後來也要歸於空。我們這個有所作為,無不都是造善因、種善福;或者是造惡因、得惡果。惡不可做,需要戒、定、慧,這就是我們生活的規律。

「理通作善有為」,道理若通,我們就要入人群中行菩薩道,這叫做「有為法」。我們所做的合道理,是善的有為法。「以智滅惑,所顯諦理,妙有真如」,因為法已經通達了,我們用智慧將無明煩惱、惑都去除,自然顯出「妙有真如」的真理。這個真如是「量周沙界遍空」,真如是遍虛空法界,道理普遍。「虛空」,菩薩住虛空中,就是行中道,無量的智慧都能夠從這個地方產生出來。

「虛空上下左右,無邊際無疆界」,虛空表示很開闊,上無頂、下無底,前後左右都很開闊。「菩薩無始來今,領眾持善護法」,菩薩從一念心發願開始,他生生世世,都是入人群在人間付出。「領眾持善護法」,常常以身作則,入人群度眾生。「六度入人群中」,我們就要「勤耕耘護善種」。這念善心就是我們善的種子。就如從地裂開了,菩薩種子浮現出來,長久以來我們都護著這個善念,保護在我們心地深處。修菩薩道就是「勤耕耘」,所以「護善種」。

「歷長久不離棄」,菩薩不棄、不離眾生,永遠都在眾生群中,就像虛空的道理常存,這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。我們啟發菩薩心,不論住虛空,或者隱在深地裡,這粒種子同樣是永恆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