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》無量菩薩 從下發來

0觀看次
A- A+

20170801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463集
繪圖/黃逸樵

誠受教修四行,
住忍辱地為宗。
立行如教修持,
無量諸大菩薩皆從忍辱地涌,
理事化育,圓彰覺性,
心聲共地合鳴,心佛源出同聲。

「誠受教修四行」,我們要很誠意、誠心地依教奉行,好好地修「四行」。亦即身行善,口不惡言,時時顧好這念心,還要很誠意地立弘誓願這四項。世間堪忍事多,若能好好地受持「四行」;有用功就有「德」,「德者,得也」,有所得是因為你的德成就了。道德,也是你用功修行得來的,得到與眾生結好緣。我們真正的功夫,待人就是善解、包容;自然他人對我們也是這麼的善解、包容,這就是和眾生建立好的因緣。

既已發願要守護在娑婆,我們一定要「住忍辱地為宗」。釋迦牟尼佛發願在娑婆世界度眾生。我們既是釋迦佛的弟子,就要弘釋迦佛的願;佛陀守護娑婆世界的弟子,這個因緣很深,對娑婆世界就有大利益。我們發心立願,要以住忍辱地為宗旨,這就是我們的方向。

「立行如教修持」。如這個教法,要好好地修持佛陀教育我們的「四行」、「三軌」,還有「四修」,希望大家銘刻在心裡,還要用在日常生活中。佛陀還有很多智慧的法,我們一輩子都無法探究清楚,總是我們做得到的,現時世間也是最需要的,就要好好地將這個因和緣延續下去。所以,我們的「法脈宗門」,總綱就在佛法中,大家要好好地「如教修持」。

「無量諸大菩薩,皆從忍辱地涌」。無量諸大菩薩要修持無量的法門,僅僅是社會事,綱領要如何建立?佛陀就要用很多方法,教諸大菩薩。這些發大心的菩薩「皆從忍辱地涌」,從忍辱地湧出。忍辱地就在我們的心,心開意解,自然事通理達。

堪忍的世間,我們在人群中更需要堪忍。人群中種種的煩惱讓我們體會無明、煩惱的根源在哪裡?我們了解、發心了,通達這些道理,就能不斷循環來化育。上求佛法、下化眾生,不斷地循環。

我們度人就是度自己,利益別人就是利益自己。你有方法解開別人的困難,就有方法度自己;啟開別人的覺性,就是啟開自己的心,自然心開意解。「理事化育圓彰覺性」,我們的真如本性在人間得到發揮。

「心聲共地合鳴」,這是我們的心聲,一切為眾生、為人群付出,聲聲呼喚,希望眾生能夠去除無明煩惱,心聲的聲波能夠使迷茫眾生生出警覺。從我們內心的覺地起共鳴,內心覺地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,能啟動我們的心。

「心佛源出同聲」。「心、佛、眾生三無差別」,雖然我們自認還是凡夫眾生之一,但是我們已經接受佛法,知道學菩薩道了,已經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;在回轉真如本性的過程,我們的心要貼近佛的心。

因為佛陀念念為眾生,我們現在開始也要念念為眾生;沒有我特別愛的,也沒有我特別偏護的,一切眾生都平等,愛的力量都是平均。我們真正要學菩薩道,回歸真如覺性就在我們的心地,要常常顧守好自己的心地。

日常生活中,不離開「四行」,好好守護我們的心,才能向著如來家的軌道安全走回去。「心佛源出同聲」,與佛同聲息,聲源就是我們的心聲,我們與佛是同一片心地、同一片道理。佛陀所說的法,就是我們所接受的法,與佛合而為一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