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安樂行品》無量之義 會歸一實

0觀看次
A- A+

 

繪圖/黃逸樵


20170615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454集

佛欲說法華一實相理故,
先說此無量義處,
謂將以無量之義,
會歸一實相之理;
實相之妙義無窮,
故是名無量義經。

《法華經》是諸經之王,經文又很長,若濃縮《法華經》的義理,就在《無量義經》。《無量義經》是《法華經》的精髓,《法華經》是解釋《無量義經》所有道理,我們聽《法華經》,切莫忘了《無量義經》。尤其是〈安樂行品〉,即將接近圓滿之時,更要用心回憶。

《無量義經》即是《法華經》的精髓。四十二年來,佛心所懷藏、保護著的妙法,到了靈山會,因緣成熟,佛陀就將《無量義經》宣講出來,也是第一次說出苦、集、滅、道「四諦法」。

看到眾生根機不整齊,佛心想要說的話、想要講的法,就先將它隱藏起來;讓眾生了解人間苦難偏多,再慢慢地,一點一滴地釋放,讓大家逐步接受,這是佛陀的智慧。佛陀的慈悲、耐心,開始一步步地引導眾生,隨著佛的聲音接受法,慢慢地體會人間疾苦,進而要找出「苦」的根源。

佛陀再次解釋,苦的根源來自人心的欲念,去緣外面的境界。從內心一直說到外面境界,種種因緣的誘惑;從人的心念分析到外面,會合起來去造作的業。從業力再分析到因緣,一層一層漸次而上,將微細的法分析到後來就很開闊了。

不堪受的苦這麼多,要如何「滅」呢?道理很深。人的心欲如波浪一樣,一波未平一波又起;眼前的境界還未過去,另外的境界又再現前,層層疊疊的考驗要如何滅除呢?於是,佛陀說起修行。

說起修行的方法,身、口、意要會合起來。佛陀開始講說「苦集滅道」,包括「因緣法」,也都收納在《無量義經》。經過很長的時間,不論是「阿含時」、「方等時」、「般若時」,全都納入。《無量義經》涵蓋佛陀的觀念、思想,至深至高的妙法;就在佛陀初覺悟的時刻,說出「靜寂清澄,志玄虛漠」那種很微妙的心境,就是《華嚴經》的境界。

大家讀誦《無量義經》時,到「靜寂清澄,志玄虛漠」就接觸「華嚴」的境界;從「華嚴」的心境分析,開始用「阿含」慢慢引導大家。「阿含」時,十二年過去了,接著是八年的「方等」時,然後是二十二年的「般若」時,將大家一步一步牽引過來,趕緊轉入「法華」。

佛陀講「中道」,佛法一定要走入人間,如果放棄人間,就沒有佛法了。為了解除眾生苦難,才有佛法;也因為眾生苦,才需要修行;因為修行,才有覺悟。覺悟的境界,就是透徹一切「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。心空曠起來了,但在空曠中,卻涵蓋很深的妙理,也就是覺悟之後,回歸佛陀本性那種「靜寂清澄」的「華嚴」境界。

《無量義經》教導我們如何投入人群,雖然還是凡夫身,我們也能學佛去淨化眾生心。身如載道器,心是舵手,要駕駛自己這艘船,從煩惱苦難的此岸,度到寂靜清澄的彼岸去。

在靜思道場,人人要熟讀《無量義經》。因為《無量義經》是《法華經》精髓,要常常記憶、讀誦《無量義經》,就是回憶《法華經》經文的風光。你若常常讀誦《無量義經》,再聽過《法華經》之後,法的風光就會很清楚,希望大家能夠回歸一實相之理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