悼念「直心、深心、菩提心」的吳聯樹師兄

0觀看次
A- A+

撰文/林靜憪(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)

在吳聯樹師兄身上,我閱讀到一位靜思弟子,內修誠正信實度化家人,外行慈悲喜捨實踐上人所示慈濟宗門人間路。我與他既陌生卻又如此熟悉,深信來生在菩薩道上必會相遇~林靜憪(攝影/沈萬清)

十月九日上午在彰化靜思堂,參加吳聯樹師兄追思音樂會,我與吳師兄不熟,卻在空中與他交會,共同為他的生命奮鬥。

記得四年多前,某日接到吳明哲醫師的line,告訴我爸爸肺部有個小腫瘤要開刀,希望能轉達期待上人關心與祝福,適巧我正準備搭飛機前往蘇州,因此將此訊息,轉請精舍師父協助。

當晚約十點接到莊淑婷副院長的電話,說情況危急,心臟外科謝世榮主任帶團隊加入搶救中,我趕緊打電話關心吳明哲醫師,沒想到在開刀房外的他,反而一直一直希望我趕緊安慰醫師,他相信醫師的專業,相信醫師的盡心盡力,相信醫師的不容易,並說爸爸對生命非常豁達,希望我能安慰開刀醫師群們的辛苦,深信爸爸吉人天相,一切他們會勇於面對......

精舍常住師父探視病中的吳師兄,也帶來上人的祝福與關懷。(攝影/黃春興)

聞言非常非常感動,是夜雖遙隔兩岸,心卻懸掛在台中慈院開刀房,掛上電話,輾轉反側直至天明......無限感恩上人與諸佛菩薩的護持,加上台中團隊的努力,吳爸爸出院了。我一直覺得是他們全家正思惟的善念增加很大能量,吳師兄平安健康出院。

今年傳來吳爸爸腫瘤復發且轉移住院開刀,同樣的,我出門在印度,雖隔重山依然同步關懷,在加護病房跌宕起伏的病況,是夜十點多,不由拿起電話打給大林慈濟醫院的賴俊良副院長,與他討論是否有良策,再與余政展主任通電話,接下來將近一個月,本以為病情穩定,很快會出院,卻又傳來急轉直下的訊息......

永別了,吳聯樹師兄。

吳聯樹師兄生前樂善好施、廣結善緣,十月九日上午,多位靜思精舍常住及法師、法親,出席追思音樂會。(攝影/沈萬清)

吳師兄出生於佛教家庭,是機械工程博士,經營事業有成,皈依上人加入慈濟時,是建國工專的教授,深入上人教法,深研靜思語妙法,聽上人開示接引培育年輕學子的重要性,在建國科技大學引導學生成立慈濟青年社團,並以靜思語為指引,如父如友陪伴學生們,成為慈青社團最鼎盛時期的一環。 

在慈濟四大八法中,吳聯樹師兄(右一)努力付出,少說多做、出錢出力從未缺席。圖為1993年8月24日,於彰化八卦山首場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大型活動。(攝影/黃錦益)

上人教導弟子,要用父母心陪伴青年學子們,用菩薩心引領自己的子女,吳師兄不用言宣,步步踏實力行上人教法,無論對內對外自律愛人,以身示教是子女的好典範。最後更化無用為大用,捐出大體供醫學生學習,具體落實全身心的奉獻,令人感動與感佩。

在慈濟四大八法中,他亦步亦趨努力付出,少說多做、出錢出力從未缺席。

今天從建國大學前校長徐佳銘先生追思分享中,了解他的專業、敬業與謙卑;從牙醫師公會理事長口中,了解他嚴謹自律的生活,帶領家人除了人人有愛,家人間以善以愛以樂音、書畫相處,是如此充滿藝術與人文。

吳聯樹師兄與陳素香師姊鶼鰈情深,更是同明師共菩薩道的菩薩道侶。(圖片來源:陳素香師姊提供)

追思音樂會那一天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瘦了六公斤的吳醫師,他告訴我第一句話是:父子親情竟是如此的難割捨⋯⋯明聖則是見到醫界好友,不由自主擁抱痛哭,素香師姊的堅強與內斂,卻又是如此令人敬佩。

我與吳師兄既陌生卻又如此熟悉,因為他讓我閱讀到一位靜思弟子在人群中,內修誠正信實度化家人,外行慈悲喜捨實踐上人所示慈濟宗門人間路。他如何做到呢?維摩詰居士說修行用三心:
一、直心是道場,吳師兄以師志為己志,守志奉道不二門,顯直心無二。
二、深心是道場,嚴以律己,日日力行早晚課,奉行經教行於外,終身無二,深心也。
三、菩提心是道場,畢生秉慈運悲結善緣,是佛心也。

吳聯樹師兄是上人的好弟子,尤其承祖意善孝傳家,子孫們效仿力行,這樣的菩薩家庭令人敬佩,而他做到了!(圖片來源:陳素香師姊提供)

一位真正菩薩行者,對的事做就對了,是上人的好弟子,尤其承祖意善孝傳家,子孫們領受吳師兄之身行效仿力行,這樣的菩薩家庭令人敬,吳師兄做到了,上人在《法華經》開示的法髓:「深達實智,朗照無遺,得證深妙菩提」敬佩之至。

今生雖與他不熟,深信來生在菩薩道上必會相遇,靜憪一定會用心向他學習。

 

 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