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林玲悧
黃威婷(左一)在打了生長激素後,身體明顯的不舒服,讓她更堅定救人的決心,於是寫了一封信給這位跟她有緣,卻素未謀面的李柏漢(右二)。(攝影/管海玲)
「嗨,親愛的你/妳,老實說從得知配對到的那一刻,其實我的意願只有50%。因為那時生活都被工作佔滿了,而且心想也許你也不是這麼的需要,後來持續到醫院抽血檢查、複驗到確定配對成功那一刻,還有一點覺得,好吧,算你幸運,我們真的很有緣分。」
「這幾天打生長激素後,身體明顯的不舒服,不是感冒病懨懨的不舒服,而是感覺全身都在跟我抗議,這一刻,我才領悟到:『我的不舒服只是你的億萬分之一』,我才發現,可以提供給你所需要的幹細胞,幫助你戰勝討人厭的病魔,我是多麼的幸運。」
「真的希望你的身體不要太討厭我,這樣你才能快一點好。如果還有什麼需要我的,請儘量跟我說。辛苦你了,但是一定要撐下去,愛你的人們跟美好的未來都在等著你。」
~~黃威婷
因為感同身受,讓我更想幫你
黃威婷(左二)在臺中工作,而李柏漢(左三)的生活圈不離開花蓮,因著前世的因緣,因著大愛,巧妙地讓兩個毫無血緣的人,在這一世,接續了前緣。(攝影/管海玲)
家住臺中的黃威婷,在2007年完成捐血建檔,等了十年,終於接到配對成功的通知。「當下是爸爸通知我的,一聽到是驚喜,接著腦海想的是『工作很忙,要請假很麻煩。』」
黃家兩姊妹同時都配對到,但姊姊剛當媽媽,還在哺乳中,不適合捐髓;爸爸黃順雨也曾建檔,甚至配對成功了,但對方等不及受髓便撒手人寰。他鼓勵二女兒黃威婷,「爸爸很想捐,但因緣不足......」黃威婷轉念一想,很多捐贈者是想捐而無法捐的,自己既然可以幫忙,工作什麼都是小事,能幫助到人才是最大的幸福及成就感。
家人、朋友都很支持她,工作主管也讓她安心,能暫時放下工作。決定要捐贈後,聽到骨捐關懷小組說要過兩關健檢才能順利捐出,貼心的她,刻意讓自己生活作息正常,持續運動。打了生長激素後,身體明顯的不舒服,讓她有更深的感受,於是寫了一封給這位跟她有緣的陌生人。
黃威翰醫師(右一)說,李柏漢的抗癌歷程艱辛,一開始,癌細胞完全無法壓制下來,治療過程當中,又併發肺炎。(攝影/管海玲)
生命的重生與新生
李柏漢是花蓮某國小人事主任。2016年,因為牙齦出血、頭暈,皮膚表層出血等症狀,於2017年五月確診血癌,期間反覆發燒二十天,熱愛運動的他,原本快樂開朗,面對如此病況,怎不叫人沮喪。
李柏漢當時選擇北上就醫,由於病況凶險,醫院幾度發出病危通知。女兒李心亞當年才高一,經常下課就從花蓮坐火車去看爸爸。她記得有一次剛好是她生日,卻收到醫院的病危通知,當時爸爸已經全身發黑哭著說,「我想回家。」用救護車送回到花蓮,住進慈濟醫院,黃威翰是他的主治醫師。
李柏漢的抗癌歷程艱辛,黃威翰醫師說,他的血癌有相當的抗藥性,一開始,癌細胞完全無法壓制下來,治療過程當中,又併發肺炎。
李柏漢的女兒李心亞(右二)當年才高一,經常下課就從花蓮坐火車北上去看爸爸。(攝影/管海玲)
李柏漢在移植後出現皮膚脫皮、掉指甲的排斥症狀,但他是模範病人,每天早晚在病房走路運動。重生後,人生觀也不一樣,凡事不計較,用著樂觀心情看待人生及享受人生。
黃威婷捐出幹細胞,拯救了柏漢及他的家庭,自己也仿若新生。每當壓力很大時,她都會鼓勵自己,世界上有另一個複製版的自己正努力地活著,所以自己也要認真把人生過好。
黃威婷在臺中工作,而李柏漢的生活圈不離開花蓮,因著前世的因緣,因著大愛,巧妙地讓兩個毫無血緣的人,在這一世,接續了前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