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魏玉縣
深深的一個擁抱,是無盡的感謝與兩個生命的連結。(攝影/蕭必亨)
小小孩生病 一家人的接力賽
今年十歲的維維(小名),在三歲時被診斷出罹患血癌。孩子這麼小,就必須面對一連串嚴苛的治療;尤其孩子的姑姑,也因血癌等不到配對而離世,爸爸的心情可想而知是何等煎熬!
維維發病時,原以為只是感冒,到了醫院卻發現頸部後方長了一顆腫瘤。這腫大的淋巴結,吃藥也未消,經過醫生幫忙轉診,最後確診是白血病。
「孩子這麼小,怎麼會得到這個病?」對父母來說,噩耗讓人無法接受,全家人的生活更因此亂了套。媽媽除了要專心陪維維做治療,還要照顧大女兒,不得已只好辦理留職停薪。而爸爸則是強打起精神,上網做了很多功課,加上周遭人的支持,有的幫忙照顧維維,有的幫忙做飯、送飯......他們才能有這個機會來感謝這位捐贈者。
相見歡時,維維穿著長過他短褲的背心站在臺上,背景是維維做化療時的畫面。頭上沒有一根頭髮的他,有著一張與一般孩童無異的天真臉孔。(攝影/楊凱誠)
媽媽說,「走過這一段才會覺得,其實平凡就是一種幸福。」當主持人問維維,那時候有什麼不舒服嗎?維維小聲地回應,「沒有。」與會者聽他淡淡的回應,都笑了起來。媽媽馬上接著說,孩子那時候其實是吃不下,情緒也不是很好,但希望維維可以從此拋掉不快樂的記憶,好好學習、快樂地玩。
一篇文章 成就捐贈救人的大愛
每一位受贈者及家人,最期待的就是可以見到救命恩人,維維的父母親也不例外。尤其這位捐贈者更是意義非凡。維維原先的配對者因故無法完成捐贈,因此帶給維維健康的,是第二位配對者,而這位捐贈者林延信,當初會去參加驗血建檔,也有一段奇妙的因緣。
2003年完成建檔的林延信,當時正在梨山、大禹嶺工作。那裡有個關原加油站,站長是一位慈濟志工。有一天,站長拿了一本《慈濟月刊》給他,當中有一篇〈打開慧仙的伊妹兒〉,是一位空姐分享她捐贈的心路歷程。原來空姐的好朋友在2002年5月25日的華航澎湖空難意外中過世了。早已參加驗血建檔的她,接到配對成功的通知時,想到好友當時連被救的機會都沒有,而她有機會成為捐贈者,「說什麼,我也要救。」
〈打開慧仙的伊妹兒〉,也開啟了不可思議的生命的契機。(攝影/蕭必亨)
文章生動又感傷,深深吸引著林延信。他想,如果有機會,我也要去建檔。因緣湊泊下,他如願建檔了,也接到配對成功的電話。「心情滿高興的,既然可以幫助別人,我一定會去捐。」林延信說,當時家人也告訴他,「你一定要去救,怎麼可以不救呢?」
身體相當健康的林延信,為了讓自己的細胞更健康,戒掉了平時晚上會喝點小酒的習慣,也在慈濟志工的陪伴下,完成了捐贈造血幹細胞的程序。相見歡時,他語氣懇切地告訴維維,希望他能多體會這社會的善意,如果沒有那位加油站站長以及那位空姐,就沒有他參加建檔的因緣。他提醒維維,「你要感謝這些默默付出的人,以及這些慈濟志工,他們真的為了(骨捐)這些事,做了非常大的貢獻。」
維維向林延信表達他的感恩之情,也期許自己將來成為一個有用之人。(攝影/李弘文)
維維也準備了一段話,送給林延信,「我以前生過病,曾經身體很不舒服,但是因為有你捐骨髓(造血幹細胞)給我,所以我現在才可以更健康的學習,快快樂樂的出去玩。所以我很感謝你,我要成為一個有用的人。」
爸爸感恩林延信救了一個生命,也救了一個家庭、一個家族。「今天維維身上流著您大愛的血,身為父母,我們會好好教養他,讓他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,對社會有貢獻,把這分大愛傳遞出去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