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張翎慧(彰化)
攝影/黃秀真
「是臭,還是香?」
「臭香、臭香。」
可是,這味道「香」得很奇特,天然蔬菜發酵的製品,全在這一缸綠中帶墨的汁液裡。
◎正港臺灣味
老闆娘張連珍和老闆秉持健康取向,並保留自家產品的精神,研發了各式各樣的口味。
1943年開業至今,傳承超過一甲子的正港臺灣味,在第二代陳義順和太太張連珍的開展下,縱身田野,飄香百里。
陳義順秉持健康取向,並保留自家產品的精神,研發了各式各樣的口味;有傳統,也有創新,除了幫襯臭豆腐的獨香,也迎合了饕客的味蕾。
◎逐臭之夫講專業
店家堅持以最天然的方式來發酵臭豆腐,不僅便宜又營養。
隱藏在鄉間小徑裡的豆料理,是花蓮市吉安鄉鄉親們的私房菜,店家自製的豆類食品,不僅便宜又營養。
在地經營超過六十年,豆製品的製作要從陳義順的父母親說起。
當年,他們從臺北社子島來到花蓮打拚,因緣際會下,學起了做豆腐。1949年國軍來臺,陳義順的母親認識了一位從大陸來臺的老兵;自此,便跟著老兵學習以最天然的方式來發酵臭豆腐。
有別於化學氮氣及氨氣作為發酵媒材,老兵傳授的滷水裡,放的則是中藥材、香料、青草和野菜;透過滷水裡的菜葉,所產生的各種菌種來吃豆腐裡的豆蛋白。吃太少,做白工;吃太多,又都成了空洞,因此兩者的關鍵程度,得靠夫妻倆的老經驗。
鎮日與奇「香」無比的滷水為伍,外人戲稱的「逐臭之夫」,對陳義順夫妻來說,一切都只是專業。
◎因為愛所以分享
經由慈濟人的說明與邀約,老闆娘毫不猶豫地在店面擺設愛心竹筒。
天然發酵的臭豆腐,有著無以計數,對人體健康相當有幫助的益菌,但一經高溫料理,益菌又會消滅殆盡。為了保留有益健康的天然益菌,張連珍也研發了涼拌臭豆腐。生食臭豆腐,對於一般饕客來說,可是一項艱鉅的挑戰,雖然張連珍佐以簡易的調味料,但還是難掩臭豆腐自有的「生鮮美味」。
「真的有客人敢吃?」
「有,很多人愛吃。外國人都比我們聰明,他們很愛涼拌臭豆腐的原味。」
是啊!最棒的方式,就是愛上它。
說起加入慈濟愛心商店的因緣,是因為深具美感的張連珍,平日在工作之餘,不忘學習自己喜愛的花藝。而花道老師,正是服務於慈濟宗教處大陸會務組,同時也是「池坊花道」的老師黃海祥。
經由黃海祥的說明及邀約,頗富愛心的張連珍感受到慈濟人的大愛,便毫不猶豫地在自家店面擺設愛心竹筒;而這間臭豆腐店,也成為花蓮第三百零八家的愛心商店。
來到這裡,您能感受到張連珍對大愛的護持,以及對臭豆腐店的用心。陳義順夫妻倆,希望保存老一輩用心製作的良心臭豆腐,繼續在田間裡飄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