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李明霂(桃園)
2月16日,慈濟人在當地採購的物資卡送抵滿納海國際學校;勘災團及當地志工,將訂製的慈濟logo貼紙貼上物資卡。(攝影/萬家宏)
2月17日,土耳其強震過後第十一天,慈濟在滿納海國際學校完成首日發放。
慈濟馳援土耳其,針對到伊斯坦堡依親的災民,舉行物資卡發放;每張物資卡都貼上慈濟logo,蘊含集結全球有心人的祝福。
土耳其慈濟志工胡光中受訪時,右手拿著一張物資卡表示:「兩千塊就是將近一百多美金的概念,大約是三千多塊台幣。」
接著,他左手再拿起另一張物資卡說:「因為很緊急,所以來不及印刷,只能在舊卡上面貼上貼紙。」胡光中解釋道:「這是透明的貼紙,裡面是可緊急使用的卡片。」
在滿納海國際學校的教室裡,大家排排坐貼貼紙,現場宛如一條愛心生產線,每張貼紙都是由志工以手工方式,將印有菩提葉的慈濟logo貼在物資卡上。
物資卡,就等同現金;災民可自行到當地的連鎖超市,購買各種生活所需。每張面額是兩千里拉,三人以下家庭能夠領到四張,大約折合新臺幣一萬三千元;而人數越多的家庭,物資卡的張數還會再往上增加。
◎震後依親物資卡救急難 慈濟圓滿首場物資發放
滿納海國際學校舉行三場賑災發放;志工手持裝有物資卡的信封,準備發放給災民。(圖片來源/Taghreed hasan提供)
一封封的信封裡,裝的是物資卡還有圍巾及毛毯,這是慈濟土耳其聯絡處,給伊斯坦堡依親的地震災民的祝福。
土耳其慈濟志工胡光中說:「總共有兩、三百位志工一戶戶調查,每天的工作,就是到這些家庭幫他們填表、調查,所以在很快的時間內,就找到了一千一百戶。」
發放地點在滿納海國際學校,當地時間上午九點準時啟動。災民們一邊有秩序的在現場等候,一邊聽志工分享慈濟發放的因緣,但災後的驚恐依舊留在臉上。
土耳其慈濟志工周如意表示:「他們心裡的傷痛,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,可是他們還是要承受,所以我想,今天應該是看不到他們臉上的笑容;希望藉由我們給的一些物資還有擁抱,能夠給他們一些溫暖。」
2月17日,志工為災民送上物資卡並與災民擁抱,傳遞溫暖關懷。(攝影/Mohammed Nimr AlJamal)
歷經災難與天人永隔,現場災民個個愁眉深鎖。
年邁的歐瑪爾家族有十七口人罹難,他獨自前來領取物資,但他無法搬運毛毯,志工便體貼的開車協助。
來到臨時住處,看到歐瑪爾的處境令人心疼;小小的房間,勉強擺放一張雙人床和一張沙發,卻同時住著五口人。
頭戴黑色毛帽的歐瑪爾,神情落寞地說:「會住這裡,是因為我的房子倒了,真的是一無所有......」
「因為我們是一家人......」「藍天白雲」一直都在,災民與志工們一起比著《一家人》手語。災民們暫時離開傷心地,儘管生活充滿挑戰,所幸領到的發放物品可以先應急,讓他們度過急難時刻。
勘災團深入地震災區哈泰伊省安塔基亞的市中心勘災;慈濟人到災民住的帳篷進行關懷,並了解目前住在帳篷區所面臨的困境。本土志工Abdullah Hatip(右二)協助慈濟人翻譯。(攝影/楊景卉)
(整理自0217大愛新聞,筆耕團隊2月19日完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