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文/梁玉燕(臺中)
慈濟啟動馳援土耳其地震募款機制,太平一區志工大動員,在規劃的二十條路線,分組進行定點站崗和沿街募款,從中感受鄉親濃濃的人情味和慈悲行動力。當愛心齊湧,涓滴捐款流入大愛功德海,圓滿鄉親遙助土耳其災民的善願。
◎街頭募款 愛心川流不歇
傳統市場群聲鼎沸,民眾紛紛慷慨解囊,響應馳援土耳其地震。
上午九點多,傳統市場群聲鼎沸,買菜的人特別多,店家、攤販和來往的人群都相當忙碌。當慈濟團隊身影出現時,立即成為矚目的焦點,民眾紛紛慷慨解囊響應,彼此溫馨互動,一幕幕連綴成晨間真善美的風景。
「小錢行大善,一善破千災;一人一善,遠離災難!」志工們三五成群,高舉立牌、手捧愛心箱,以響亮整齊的口號前進著。看到藍衣白褲的勸募隊伍,有人主動靠近投下善款,更有騎車經過的騎士特地繞過來捐獻,一圓助人心願。
志工們途經各個店家,上百家店主看到慈濟人,在忙著招呼客人的同時,也快速拿著紙鈔或銅板出來投入愛心箱。
看到藍衣白褲的勸募隊伍,機車騎士主動靠近投下善款。
「老闆娘,好久不見了!歡迎一起來送愛到災區。」志工面帶微笑鞠躬,雙手合十,登門寒暄。
「很高興看到你!其實我已經捐過了,但看到你們來,我今天還要再捐一些!」見到熟識的主顧是慈濟人,店主歡喜迎接。
愛心最具感染力。一位男士,在停車時遇到慈濟人就已投錢,之後來到蔬菜攤,看到這麼多人做愛心,忍不住又投下錢幣。
◎店家之愛 為善不落人後
美容院裡的顧客很多,見到慈濟團隊身影,老闆娘和三位女士連忙起身投遞善款響應。
商店街當中,有一間素食店裡張貼許多靜思語,句句傳播正能量。老闆曹國昌與盧潔芳是慈濟資深志工,今天凌晨四點半就起床備料,加上十七位當區志工一起來助緣,總共做了六百個素包、五百份涼麵,供應慈濟在臺中市政大樓府前廣場的募心募愛一日義賣活動。
他們夫妻倆在這裡經營了三十年,結緣無數。盧潔芳說:「在店裡,我會趁空檔和顧客分享土耳其災況,以及慈濟賑災現況;也和他們分享慈濟送到災區的毛毯材料,都是來自回收的寶特瓶。結果,有許多人大方捐錢響應,還包括我的員工喔!」
一家美容院的騎樓設有水果攤,賣水果的老闆看到志工迎面而來,立即掏錢響應。美容院裡的顧客很多,包括老闆娘和三位女士,也都連忙起身投遞善款響應。
◎志工臉譜 展露欣慰容顏
太平一區志工大動員,分組進行定點站崗和沿街募款,從中感受鄉親濃濃的人情味和慈悲行動力。
曾有921募款經驗的志工陳梅仔說:「我們在募款時,都是出於至誠。有的人說,不知道該去哪裡捐款,還好今天遇上慈濟人;稍早也有人還追過來投錢,實在令人感動。」
陳梅仔的女兒周若誼,負傷忍痛參與,同時也捐出善款。周若誼表示:「想到土耳其災情慘重,我雖然無法在第一線付出,但至少可以把握機會支援善舉。」
八十四歲的志工張喜慶,和同修張韓瑞蘭一起投入募款行列,他認為能再度為土耳其盡綿薄心力,相當值得。張韓瑞蘭說:「我和另一半出來當志工,感覺很有福,因為愛心不缺角。我們從國軍醫院徒步到這裡,遇到的都是有愛心的人,而且過程順利零負評,很開心。」
中校退休的志工鍾新中分享,同樣是為土耳其震災募款,這次透過媒體和慈濟人的宣導,比起1999年時熱絡許多。而志工王秀春身體欠安,怕事情做不好,所以一直不敢承擔勤務,但今天看到這麼多好心人捐款獻愛,感到身心輕鬆自在的她說:「這種心境就是法喜充滿,好在我有來!」
◎無分畛域 愛心連漪擴散
愛心不缺角,處處有溫情,勸募隊伍所到之處,遇到的都是有愛心的人。
「您可先幫我墊兩千元嗎?」加拿大溫哥華陳姓鄉親,用Line和梁明愍通話,知道她今天要出門參加勸募,立即說要支持善舉。
「我在我的道場(一貫道)已有捐款,但我想再捐三千元可以嗎?」
「做好事多多益善,當然歡迎嘍!」志工陳文和在市場內募款,接到大雅林姓友人在Line上留言,他讚歎好友及時捐獻的愛心行動,趕上了這班募款列車。
後記:
國立空中大學副校長沈中元,在Line群組獲知慈濟志工在臺中「大愛共善、救拔苦難──馳援土耳其」的募心募愛活動,表示相當感動。
志工梁明愍及時留言,歡迎副校長響應;沒想到副校長拋磚引玉捐一日所得,並邀請慈濟人引大愛入校園,他將號召更多同仁和學生,一起投入有意義的善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