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那年,我們一起蓋主堂】藏經閣設計-張懿師兄

0觀看次
A- A+

撰文/彭鳳英

張懿師兄(性梵),於1997年榮獲室內設計類金鼎獎,並在靜思精舍主堂興建工程中承擔知客室、藏經閣的空間規劃設計。(攝影/吳萬智)

張懿,1964年生,基隆人。1997年榮獲室內設計類金鼎獎。2005年受證慈誠,法號:性梵。靜思精舍主堂興建工程中承擔知客室、藏經閣的空間規劃設計。

知客室是精舍對外接引會眾的場所,而藏經閣是內部「典藏經藏」的地方;知客室、藏經閣兩種截然不同的空間設計,張懿是怎麼去思考的?「其實知客室是以前舊主堂的延伸,現在只是把場地擴大,讓功能更齊全。」張懿說,比如茶水間的設置,就是配合以前的方法去規劃,而藏經閣卻沒得參考,完全是憑自己想像,還有精舍師父給的一些方向。

尋著法脈探源 再三規劃藏經閣

「我把它設定成是上人或是印順導師的墨寶、著作,以及一些佛教文物的收藏,會對外開放,還會有一些展覽。」張懿說,他一開始的設計方向,就是以展覽會場的模式去規劃。

上人看了設計圖之後告訴他,藏經閣是不對外開放的,但還是要有一些展示。上人還對張懿提到,有的法師、長老來到精舍,也許會想看看印順導師的文物,甚至會有慈濟人也會回來看看上人的文物資料,因此張懿做了一些調整。

第二次的規劃比較接近上人想要的功能,然而型式上似乎少了一點古樸的感覺。張懿坦言,上人希望的簡單、古樸,又要很有人文,讓他陷入思考,「說實在的,越簡單的東西越難設計。」

張懿師兄(右)以三合院的架構為發想,經過三次修改,再透過三D模擬,藏經閣的設計圖才算接近上人想要的感覺,契合上人所要的方向。(攝影/吳萬智)

經幾思量,他想到,靜思精舍是慈濟人的心靈故鄉;整個慈濟是從精舍萌起的,所以設計的方向不能以靜思堂的模式,套入「人」字造型及過去的一些設計經驗。張懿認為精舍的「層級」應該比靜思堂更高,因此要完全放下靜思堂的設計框架,而從上人的精神及早期克難的生活,去尋找出脈絡及方向。

他知道要了解脈絡,一定要往上溯源,從上人在小木屋修行開始延伸,找到「靜思」法脈的根源。此外,從長期聽上人開示,以及加上平常累積的設計經驗,張懿終於構思出比較適合藏經閣設計的方向。這樣的設計,看不到靜思堂、慈濟社區道場的「人」字造型或圖騰,而只有古樸的感覺。

「上人說,藏經閣就像祖庭一樣,簡單古樸也要有設計感。雖然簡單,但不能簡單到完全都沒有造型。」張懿後來以三合院的架構為發想,經過三次修改,透過三D模擬,藏經閣的設計圖才算接近上人想要的感覺,契合上人所要的方向,這第三個方案終於定案。

轉個角度 視野變寬了

慈濟41周年慶中正紀念堂「與地球共生息」特展及佛誕日浴佛典禮會場的空間規畫,由設計師張懿師兄(性梵)根據大家提供的意見,整合後做出3D動畫的設計圖。(攝影/朱英彥)

從慈濟四十周慶靜態展布置的設計指導,到內湖園區佛堂、人文館整修規劃的經驗,對於張懿此次設計知客室、藏經閣,多少提供一些幫助。雖說要完全放下「靜思堂」的概念,但是去溯源上人的思想時,所擁有的慈濟經驗,對張懿來說還是很珍貴的。

整座主堂建築的每個環節都息息相關,硬體工程、內部裝修(水電、通風的管線),在美感上有落差時,首先要考慮的是安全,再來才是實用、造型美觀。張懿蹲在主堂一樓通風管定位施工的地方,邊看工程圖,邊看工程人員作業;他說:「各項工程施作難免會有困難、矛盾,甚至衝突的地方,這時就要及時修正或建議、協助,並做技術上的調整。」

張懿最擔心的是專業人員堅持己見,畢竟如果沒辦法協調的時候,還是要有人做出讓步。有時是考慮到施作技術,卻無注意到美感;有時施作、美感都兼具了,又出現影響結構安全的層面時,當然要以安全為最先考量;此時張懿就得婉轉地去溝通,「只要能夠溝通,就沒什麼困難,再說這是千年建築,誰也不願意有任何錯誤或不完美,所以總能順利達成共識。」

張懿(性梵,左)和高銓德師兄(惟獻,右)針對靜思精舍主堂興建工程的內部裝潢進行開會討論。(攝影/吳萬智)

每個星期安排兩天回到精舍,除了了解進度,也注意工程進行中是否遇到困難,或是衍生後續的問題。「發現問題的人,最好是已想到解決的方法才去和工程人員溝通。否則如果只找到問題,提不出解決的方法,他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。」所以張懿總是希望先預知問題點,找出解決之道,進而努力防範未然。

「以前在公司的時間很長,一天的事情要用三、四天去完成;現在為了要回精舍,就懂得怎麼去抓重點,把重要的事件交代清楚。」張懿表示,加上現在科技發達,可以透過電話或網路溝通,並了解公司工程的進度及內部作業,讓他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安住在殿堂中。

曾經有位客戶搬進新房子幾天後,開心地跟張懿說,親友都讚美房子設計得真好;過了幾天,這位客戶又來電,有人說「怎麼設計成這樣」?起初,張懿的心情會隨著客戶的反應時喜時憂,後來他問客戶:「重點是,您喜歡這樣的設計嗎?」「喜歡啊!」張懿告訴客戶,室內設計是屬於藝術和美感的體現,因此呈現出來的東西,也會因每個人的認定不同,而沒有一定的標準。有人不喜歡,不代表不好;大家喜歡,也不代表是最好,關鍵在於自己喜不喜歡?

在慈濟也是一樣,每個人都愛慈濟、愛上人,但表達的方式、看事情的角度不同,即使如此,也不能說誰對誰錯。張懿認為,這個時候「轉念」就很重要;換個角度,視野或許也變寬了。也許以前看事情只有十度,像井底之蛙一樣,當蛙浮出水面後,視野也會跟著開闊起來。

緣深 不怕慢

以專業奉獻一已之力的張懿師兄(左)堅信地說:「做任何事,用心是最重要的!」(攝影/簡淑絲)

說到慈濟因緣,張懿直說:「真的是奇妙的因緣。」有一年,他在生活、工作上出現一些瓶頸時,突然覺得學佛學了近四十年,所信仰的宗教竟然不能為自己解惑、為生活加分,握著方向盤卻不知何去何從?

此時《證嚴法師的慈濟世界》中,靜思精舍的景象浮現在腦海。那本書,他已忘記是誰送他的,不過即便如此,他還是決定到花蓮走一走,看一看仰慕已久的靜思精舍。

「第一次來精舍,純粹是想放下萬緣到花蓮靜一靜。」那一天,張懿坐在靜思草坪看書,剛好上人要出去。他不知要起身問訊,就這麼看著上人,上人也邊走邊回頭看他;在那眼神交會的剎那間,張懿有一點點的感動。隨後,正在精舍擔任護法的劉奕爐師兄走過去跟他寒暄,「很奇怪,聊完天,心情跟著舒坦起來。」

第二天早上,張懿依約參加志工早會,被安排坐在最後一排,遙遙與上人相對。「第二次跟上人的眼神交會,這次真的震撼到了!真正被感動了!」他終於明白,「這就是我要找的修行團體。」

二OO五年參加慈誠培訓,恰逢臺北慈濟醫院啟業之際,張懿加入展布團隊。有一天,他跟著慈濟基金會文發處黃文欽師兄回精舍,向上人報告布置的概況。張懿回頭看看興建中的主堂,當時上人看著他說:「你怎麼現在才來?」「對呀!我怎麼這麼慢才進來?所以現在要急起直追!」

『天』天培養好命的種子

張懿師兄強調,所說的「好命的種子」,不是教人怎麼去賺錢、講究求生技能,而是心態、觀念的問題。(攝影/汪秋戀)

學設計的人,大部分個性比較活潑,但身為長子又是長孫,父母親的身教、言教把他培養成為細心、認真、不苟言笑的人。他自我要求完美,連細小的生活習慣都是如此,尤其重視時間的管理。「我雖是完美主義者,但不會一昧地要求別人跟自己一樣,尤其做慈濟事要廣結好人緣,怎麼能去得罪人呢?」張懿堅信:「做任何事,用心是最重要的。」

進入慈濟後,和客戶、廠商之間的互動改善了許多。有廠商就曾對張懿的員工說:「你的老闆變了喔!來到工地整個態度都不一樣了。」張懿不諱言,自己是個非常強勢的人,對待廠商也很嚴格。此外,他覺得自己加入慈濟以後,懂得縮小自己,學會換個角度、換個溝通的方式和人互動,還是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。

小時候非常文靜的張懿,哭了三天才爭取到跟著媽媽吃素,希望長大後成為雲遊四海的苦行僧。「幸好沒出家,否則就沒機會來這裡了!」他曾因為好奇,接觸紫微斗數命理推算,才知因果的劇本原來上輩子早已寫好,而他真正體悟到的,正是上人殷殷叮嚀的「知福、惜福,再造福」。

他以《慈悲三昧水懺》中的「悟達國師」解開生命密碼,知道怎麼運用自己的人生。對於繪畫、音樂無一不專,人人稱羨他有天份,而他的解釋是「我只是『天』天培養基因所累積的『份』量而已!」繪畫、音樂對他而言,其實也是工作之一;因為從事空間設計,就離不開美,也必須去培養一些繪畫技巧。「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訓練,跟著事情的演進當中累積經驗。」張懿說:「上人不也常常說『做到哪,智慧就長到哪』嗎?」

在他的人生中,有過無數的好機會,當然也曾有挫敗的時候,張懿總能以「轉念」、「換個角度」來面對。他說:「很多的苦都是自己製造的,成功、失敗在於自己的認定。當在谷底的時候,不覺得是在谷底,而是給我機會,那就不是失敗呀!」

張懿強調,所說的「好命的種子」,不是教人怎麼去賺錢、講究求生技能,而是心態、觀念的問題。養成早起、整潔、節儉、孝順、勤勞、結善緣等好習慣,也就是好的基因,「撒下好命的種子,為下輩子寫下更好的劇本。」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