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因種子發芽中──我素我行的吳柏謙

0觀看次
A- A+

撰文/林雪儒(慈原)

吳柏謙到花蓮慈濟醫院擔任小小音樂志工(圖片來源:范瑞美)

「我喜歡做志工,也喜歡『做』這件事。」慈濟小學二年級的吳柏謙,因為父母工作忙,出生後都由外婆范瑞美照顧,也跟著外婆做志工;今年八歲的他,已累積了可觀的志工時數和經驗。

「我和他的爸媽說,吳柏謙讓我帶,我做志工就帶著他一起做,生活上不會有所改變。」因此,范瑞美做什麼,他就做什麼;長時間下來,吳柏謙不像一般小孩坐不住,總是安安靜靜地做事,手腳利落準確。

「外婆在我出生時就是慈濟人,我一出生就吃素了。」吳柏謙說他沒吃過葷食,因為外婆吃素,所以他也跟著吃。

「小時候覺得動物很可愛,所以決定不吃動物,長大後更覺得要保護動物、保護地球。」吳柏謙知道疫情的爆發,都是因「食肉」而起;人類畜養大量的動物,給地球帶來很大的污染,所以他相信,素食不僅可以救動物,也能救地球。

◎培植好的習性種子

吳柏謙回新北市新泰區進行勸素,希望大家要尊重生命、愛護動物,並一起吃素救地球。(圖片來源:范瑞美)

范瑞美是新泰區的訪視和氣幹事,社區裡各種活動都能見到婆孫倆的身影。「柏謙一歲多就能自己爬五層樓,從沒喊過累、要人抱。」外婆說他帶著吳柏謙一起去訪視個案,他就靜靜坐著等,不吵不鬧。

嬰幼兒時期,吳柏謙小手舉起就能打「毘盧印」問訊,還在爬行的階段就會跪地頂禮、翻掌,他時常拿著經書,小嘴動著像是在讀誦,證嚴上人說:「他過去的習性種子已經培植得很好。」所以小小年紀就能如此。

三歲時手語演繹「藥師如來十二大願」,四歲學會注音,五歲用注音寫薰法筆記;證嚴上人開示的內容,他都用注音記下重點並牢記在心,且能完整轉述所聞,勸眾行善。

在環保站總能看到吳柏謙的身影,分類、拆裝樣樣都行;在拆裝區,他用電動螺絲起子拆螺絲,大人看得心驚驚,他卻老神在在。久而久之,他投入的心力和時間得到了肯定,五歲時就受證環保志工,是年齡最小得到認證的一位;當他穿上制服,儼然就是個小慈誠。

2017年,新北市慈濟志工於新樹共修處舉辦手語研習,志工們一起演練手語;范瑞美師姊(明鈴,左)帶著外孫吳柏謙練習手語。(攝影:楊妙環)

「外婆,那位師伯比錯了。」他牢記手語手勢,看到志工的練習能糾錯;打鐘鼓、入法海、排隊型,和一群師姑、師伯排練,動作、步伐一致,有模有樣亳不遜色。小小的個頭,在隊伍裡和法海中分外顯眼;他拿著麥克風對眾說法,思路清晰、有條有理,說他所做,侃侃而談。

吳柏謙的種種表現,都讓人驚歎不已,「他在面見上人或者在台上講話,都穩重如山。」外婆說他台上表現很穩重,但平時還是會撒嬌也很活潑。

慈濟中學家長會,為高三學測的考生誦經祈福,不僅邀請考生家長,也邀請了范瑞美和吳柏謙,「因為他會誦經,所以邀他一起。」誦經祈福過程約一小時左右,他安坐誦念《金剛經》如如不動。

◎我吃素 我推素

吳柏謙在新泰區結束分享後,協助分發結緣品。(圖片來源:范瑞美)

證嚴上人知道吳柏謙吃素,便告訴他:「不能只有自己吃素,還要勸大家一起吃。」他牢記並信受奉行,開始對身邊的人推素。

「奶奶,你不要煮魚了。」吳柏謙想勸奶奶吃素。

「魚已經死了。」奶奶安慰他。

「魚是被妳殺死的。」小小吳柏謙不放棄。

「魚死了沒感覺。」奶奶又說。

「妳又不是魚,怎知牠沒感覺?」吳柏謙替魚抗議,奶奶不再回話;之後,只要吳柏謙回去,奶奶就煮素,不知不覺小孩也間接影響了大人。

全球新冠疫情肆虐,證嚴上人不斷鼓勵大家茹素、戒口欲,吳柏謙也想要盡一分力,請外婆做拿手的水餃義賣。「師姑,妳要訂水餃嗎?因為現在有疫情,師太說要勸素、推素,不要一直吃動物;所以師姑要訂水餃嗎?一包六十。」那年吳柏謙六歲。

吳柏謙的父母都是葷食者,「他們很疼我,所以我回去,他們就會全部煮素食,大家一起吃素。」吳柏謙知道大人的用心,「爸爸、媽媽答應我,有幾餐他們會吃素。」吳柏謙覺得,吃素從願意嘗試就是很好的開始。

「我不吃素,別人就沒有機會吃素。」吳柏謙說,如果他自己不做,就無法影響別人;他除了身體力行外,推素行動也悄悄指向鄰座的女同學。「我勸成功一個,她答應我吃素了!」吳柏謙相信,她也可以再去影響其他人,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吃素,如此可以一生無量。

「蛋是還沒有長大的雞,牛奶是小牛的食物。」吳柏謙是全素者,因為愛護動物,不吃蛋、不喝奶,年紀雖小卻清楚為什麼。

◎挫折是提醒

吳柏謙說,人只要不傷害動物,動物就不會害怕還可以撫摸它。(攝影:陳靜惠)

「你知道挫折是什麼嗎?」

「知道,挫折就是你想做的事,可是有一個東西把你擋住。」吳柏謙不加思索的解釋道。

「那你在推素的時候如果遇到挫折,怎麼辦?」

「我就說到他聽進去。」圓嫩可愛的小臉蛋,眼神堅定的回答道。

據統計,2021年每秒鐘就有二千五百隻動物被殺害,吳柏謙呼籲大家:「要趕快齋戒茹素,要趕快覺醒,這樣地球才不會毀滅。」小小年紀的孩子都能如此,眾人也能有一分共同的心念「留給孩子們一個乾淨的地球。」

吳柏謙自己要求來花蓮就讀慈小,他的功課表現還不錯,但覺得英文太難了不太喜歡;「如果你會講英文,就可以向外國人推素耶。」吳柏謙聞言靜了下來不發一語,進入思考模式。

克服困難,是通往成功的第一步;為了推素,面對有點難的英文,他決定勤學跨越,他說:「我一直讀,長大後英文就會很好了。」一席話後,吳柏謙決定要好好讀英文。

證嚴上人說吳柏謙:「殷勤穩重,自己聞法,還勸人聞持,勸人身體力行;一個小小的孩子做得到,看到善的事他隨喜,身體力行,還發願將來要傳法、聞法、說法、弘法,期待他能一直保持這樣。」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