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張翎慧(彰化)
「你要先想好喔!說好要回去接班的是你,不是我喔!」
賴紫璉笑著分享,當年從高雄回花蓮接手家業的過程,原來決定要回家的人,是先生周家緯,不是她。
第一代經營者賴榮文與第二代接班人周家緯、賴紫璉,真情分享堅持超過半世紀的力量......
◎骨子老 腦子新
西服店創辦人賴榮文(左),對時尚的判斷總是能夠迎合時下潮流,獨樹一幟的風格,鞏固了西服店無可取代的基石。(攝影:賴紫璉)
骨子很老,心卻很新的西服創辦人賴榮文,透過兩代人的傳承,不斷改變、努力創新及轉型,因而走出了獨樹一幟的風格,也鞏固了西服店無可取代的基石。
賴榮文那雙為了承載家庭責任而長滿厚繭的手,如今也是推著賴紫璉夫妻向前的推手。
賴紫璉在接手經營的過程中,難免會和父親有不同的意見和看法,但慶幸的是,父親雖然是長輩,想法卻比年輕人還要新;許多時候,都是父親從旁提醒,賴紫璉才會往前走一步。
「我爸很厲害耶!都是他提醒我用臉書、用科技媒體增加曝光率,不要太安逸......」
對於父親的信任及放手,賴紫璉心中充滿感恩;更感恩的是,另一半周家緯願意陪她回花蓮,讓她可以善盡孝養及陪伴父母的責任。
「我們家就兩姊妹,一個嫁臺北、一個嫁高雄;萬一父母親真的有什麼事,我們也很難馬上應對。幸好我先生願意和我一起回來,讓我可以就近照顧爸媽。」
◎用心做到最好
賴榮文帶著妻女,從屏東到花蓮定居,並懷著破釜沉舟的決心,讓西服店做出來的服飾,成為知名廠商的樣板,至今屹立不搖。(提供:林月麗)
賴榮文從屏東到花蓮定居,期間也曾遇過不知情人士的玩笑:「哎呀!跑路(揶揄躲債的意思)來花蓮齁。」但他總是四兩撥千斤的帶過。
懷著破釜沉舟的決心,賴榮文說什麼也要開創出屬於自己的格局;秉著對時尚與潮流的敏銳,賴榮文把「做西裝」當成一輩子的職業,全力以赴。
經常一個人到臺北街道去取經的賴榮文,不但了解時尚脈動,也時常視察流行走向。
「回來接手後,父親也會帶著我走訪他經常視察的路線;也許是受到他的影響,讓我也想走出臺灣,去別的國家看看人家所謂的流行是什麼,所以我們的東西真的很新,也很前衛。」
雖然店處花蓮,卻是臺北都會地區爭相討教的名店,提到這裡,賴紫璉不得不讚許父親的獨到;由於父親對時尚的判斷總是能夠迎合時下潮流,這讓西服店做出來的服飾,始終成為知名廠商的樣板,至今屹立不搖。
◎傳統創新並進
林月麗師姊(右三)不只投身慈濟,也期盼孩子們能將大愛永續傳承,讓愛心竹筒在店裡接引更多的愛心人士來認同慈濟,是她更希望做到的事。(攝影:鄧予安)
賴榮文提到女婿周家緯,除了稱許女婿的用心,臉上的笑意更是掩不住。由於女婿的用心投入,讓西服店在轉型後拓展至三家店面,包括開通網路購物行銷等等。
原本在高雄從事司機工作的周家緯,在決定回花蓮接手事業前,即已重新學習製作西服技術,打好基礎、認真看待接班這件事,並抱著將岳父用心半世紀的事業做到最好的決心。周家緯在保存舊有傳統與創新之間,將西服店的價值開展到最大。
目前處於半退休狀態的賴榮文,同時也是資深慈濟志工林月麗,長久以來最堅實的後盾,他說:「就讓她全心去做慈濟,我負責把店顧好,讓她沒有後顧之憂。」
酵母媽媽黃秀真說:「我是慈濟職工,也做了二十多年志工,在組隊裡,月麗師姊一直都是我的心靈導師;當我遇到挫折的時候,都是她開導我、安慰我。2019年四月,當我在推動愛心商店時,希望西服店也能加入,那時師姑二話不說就答應,並且先跟女兒、女婿講好,讓剛開始邀約店家的我們好安心。」
林月麗不只投身慈濟,也期盼孩子們能將大愛永續傳承,讓愛心竹筒在店裡接引更多的愛心人士來認同慈濟,是她更希望做到的事。
最後,賴榮文以過來人的身分和年輕人分享,創業前,除了要試探行業是否有前景外,更要全心投入;沒有努力付出,做什麼都不會成功。
「挫折一定會有,小企業要轉型也得面臨多次考驗和挫折;尤其是西服這個夕陽產業,要有永不放棄的精神,努力堅持到底。」賴榮文說。
西服店的成功,意味著沒有所謂的黃昏事業,只要願意求新求變,跟上時代的腳步,永遠都是最棒的行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