順應自然 守護健康

0觀看次
A- A+

撰文/徐翠苓(花蓮)

「守護全家人的健康,就從注重食物的源頭開始。」這是有機商店老闆娘鄭曉芬,一直想要推廣的理念。

「我希望以這家店作為橋樑,讓更多人可以方便取得天然無毒又營養的食物;讓吃素的人,可以吃得營養均衡,進而影響更多的人來吃素。」

「守護全家人的健康,就從注重食物的源頭開始。」這是老闆娘鄭曉芬想要推廣的理念。(攝影:黃秀真)

來自福建永定的鄭曉芬,原本在高雄經營有機食品店,為了陪伴就讀慈濟大學的姪女,索性將有機店與即將升小學一年級的兒子,一併帶來花蓮。

鄭曉芬的兒子是胎裡素,幼時長得白白胖胖,甚是討喜;因此慈濟的師姑、師伯都喚他「小饅頭」。

「小饅頭」是她向佛菩薩求來的「小菩薩」。

「我和先生結婚將近十年,就是懷不上孩子;想說放下廈門的食品工作,回臺灣調理身子。」鄭曉芬回憶當年求子的過程:「我去高雄靜思堂,祈求菩薩賜給我們有緣的孩子;終於在2016年順利生下兒子。」

由於「小饅頭」是胎裡素,在四個月大需要添加副食品時,該怎麼辦?是否會擔心營養不夠?

「保母確實擔心素食的營養不夠;於是買了肉、鮭魚和雞胸肉熬粥,結果小饅頭吃了以後,又吐又拉。連續試了三天,每天都是如此,保母只好放棄。」鄭曉芬說:「後來保母改用五穀雜糧、蔬菜熬粥,小饅頭就不再又吐又拉了。」

2013、2014年,在廈門參與慈濟志工見習的鄭曉芬,因為回臺灣調養身體,中斷了見習課程;待她生完孩子後,2018年再度由郭純玲師姊接引,參與高雄的慈濟志工見習與培訓。

2017年,當時還未滿一歲的小饅頭,跟著媽媽去上「大愛媽媽課程」,甚至後來的見習、培訓課。

「說也奇怪,我在上課的時候,他不哭也不鬧,讓我順利上完所有的課,受證為慈濟委員。」

「小饅頭」是個胎裡素的孩子,從小陪著媽媽參與見習及培訓課。(攝影:黃心冉)

去年(2021年)二月,回來花蓮慈濟幼兒園就讀的小饅頭,跟師公上人(證嚴法師)特別有緣。

年底歲末祝福,上人行腳到花蓮靜思堂時,書軒小志工列隊接駕,小饅頭宏亮的嗓門:「師公上人好!」吸引證嚴上人的目光,上人手一招,小饅頭走到師公上人的身邊,順勢成為了師公上人的「手杖」。

「我不要吃鮭魚,我跟師公上人說過『我有吃素喔!』我如果吃鮭魚,我就不能做師公上人的『手杖』了。」小饅頭對著阿嬤哭喊著。

「好啦!好啦!不吃鮭魚就不要吃,不要哭了啦!」小饅頭屏東的阿嬤說。

這是今年(2022年)清明節,鄭曉芬帶小饅頭回屏東探望公公、婆婆的場景。

「婆婆看到小饅頭為了不吃鮭魚,哭得呼天搶地,第二天就不再強迫他吃葷食了。」

由於全家人吃素,又曾在中國大陸、高雄從事有機食品的工作,去過無數間農場,鄭曉芬益發感受到食物清淨無染及尊重土地的重要性。

「我希望透過這家店,提供大家以自然農法種植出來的健康蔬果,帶動大家重視食物的來源及種植的方式;不使用化學肥料與農藥,以順應大自然的方式耕種,找回大自然與土地的平衡。」

鄭曉芬的有機商店提供健康蔬果,並以自然農法種植的蔬果進行產品加工;未來還會有蔬食教學、健康講座及推廣「萬物共生」理念的相關課程。

鄭曉芬分享著這家店的願景:「我希望透過自然、清淨的食物,啟發人人完整的愛;希望每個人小小的改變,為社會、為土地找回光明和愛。」

去年五月,靜思精舍協力廠廣場舉辦了一場蔬食市集,讓鄭曉芬與陳美羿老師邂逅,牽起了今年三月才剛開幕的有機食品店,成為慈濟花蓮第668家愛心商店。

「雖然目前店裡客人不多,投愛心竹筒的人,幾乎就是我們一家三口;不過,我還是會盡力帶動,藉由投竹筒,募人人的一分愛心。」鄭曉芬為這家店許下了願望。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