烈日不礙菩提心 三十里路徒步行

0觀看次
A- A+

撰文/明萌(台北)
圖片來源/慈濟基金會

原為慈濟感恩戶的伊諾卡,於2019年成為慈濟家庭的一員,做一位能助人的菩薩。

2022年7月初,斯里蘭卡發生驚天動地的經濟大災難,通膨飆破80 %,震撼了全世界!

即便斯里蘭卡情況嚴峻,慈濟依舊為漢班托塔慈濟學校的師生、大愛村,以及志工們,共1032戶進行紓困發放。斯里蘭卡在國難之下,因為汽油短缺,導致沒有交通工具可搭乘,所以有許多志工無法到達現場協助。

即便如此,有位名叫伊諾卡(Y. B. Inoka Damayanthi)的志工還是多次使命必達,到現場協助物資發放。

她住在距離漢班托塔聯絡處15公里的郊區,在烈日炎炎的七月天,獨自「徒步15公里」去發放現場。待發放工作完成之後,再拖著疲勞的身軀「徒步15公里」返家。

來回走了近7個多小時,伊諾卡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?是什麼動力讓她能夠堅持在這熱浪下完成來回30公里的菩提之路?

***

伊諾卡47歲,在優渥幸福的家庭中長大,因為一場不被祝福的婚姻,讓她跟娘家徹底斷了線。而這段婚姻並未持續太久,離婚後,前夫仍然有承擔扶養小孩的生活費。不幸的是,2018年前夫因意外往生之後,四個小孩便由伊諾卡單獨撫養。

她本身有輕度智能障礙,無法找到正職的工作,僅能靠種植、販售蔬果勉強糊口過日子。然而辛苦種植的蔬果,卻也時常被猴子、大象等動物吃光光,日子過得非常艱辛、困苦。

在生活與經濟多重的壓力下,讓患有憂鬱症及自殺傾向的她,情況變得更加嚴重;不僅如此,她也常常被失眠、恐慌及其他負面情緒困擾。2019年經提報成為慈濟感恩戶。

伊諾卡最常做的是香積和大愛農場志工。

認識慈濟之後的伊諾卡,感受到慈濟人對她的關懷、陪伴,志工真誠無私的付出,令她的心理狀況復原許多;並在見苦知福的過程中,讓她從黑暗走向光明,從自卑走向自信。

同年年底,她也加入了慈濟大家庭,正式成為志工。因為自身的經歷,伊諾卡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,有心碎受苦之人,身處在谷底卻無人伸出援手的困境。所以她希望永遠保持一顆靜寂清澄之心,及感恩回報慈濟的念頭,盡一己之力,當別人生命中的貴人。

伊諾卡多次不畏烈日,堅韌地「徒步15公里」到現場發放,當她分享感受時提到,不管外在環境有多艱苦,路途有多遙遠,也阻擋不了她如天空般廣大的菩提心。

雖然路途遙遠,但每每在長途的行進間,她深深思考著人生的責任,祈願能盡微薄之力,燃燒自己,照亮別人;並發願盡此一報身,跟著慈濟人發揮生命的良能。

***

一步一腳印,伊諾卡每一次如朝山般虔誠地前往發放現場,煩惱、無明就如同塵垢般地隨風飄落,使她的心安住願力,步步紮實走向光明希望的未來。

沐浴在這三十里路雲和月,心靈風光、箇中滋味,如菩薩行者,守志奉道。她的一路前行的願行,讓遠在4600多公里外,素未謀面的我為之動容。

當我們為這些住在「印度洋上的眼淚」人們的未來默哀之時,心中也十分安慰地看到當地的堅韌菩薩從地湧出!只要方向正確,即便是千里之路,也不怕遙遠。

有堅毅精神的斯里蘭卡人們,未來的路還很長,加油!

Keep Marching!(繼續前進)

證嚴法師靜思語:
「數十年來,在修行或處事上面臨挫折、困境時,我總把它們當成通往目的地的沿路風光;以欣賞風光的泰然心境去面對。攀山,目標應放在山頂,所以就不該為沿路風光的美醜而動心、停滯不前。」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