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李玉如(雲林)
攝影/黃秀真
安全帽專賣店是第433家慈濟愛心商店,一起結合眾人的力量來幫助需要的人。
「阿姨,謝謝妳,醫生說,還好車禍發生時,安全帽有保護到頭;因為妳的推薦,救了我一命。」
一位住在桃園,於去年發生車禍昏迷十二天的年輕人,特地和媽媽一同前來,向安全帽專賣店的老闆娘于玫晏致謝。
于玫晏和先生開設的安全帽專賣店,位於花蓮市中山路,是間經營了二十八年的老店。四年前,順應時代趨勢及迎合年輕人的消費需求,「老店新裝」再出發;店內燈光明亮,架上陳列各種外型酷炫、款式新穎、配件齊全的安全帽,吸引許多年輕騎士的目光。
主要客群以東華、慈濟大學的學生和重機騎士居多,而專賣店不僅保有優質的售後服務和優惠的價格,還具有濃濃的人情味。
◎ 待客如友 溫馨堅持
「東華大學路程遠,年輕人騎車又快,選帽子時,我都會推薦全罩式;因為全罩式與四分之三式的帽子價格沒有差很多,但安全度就差了許多。」
客人如果戴上全罩式的安全帽會頭暈目眩,沒有辦法接受,退而求其次,選擇四分之三式通過「Dot」或CNS的檢驗,會比較安全。
也有客人堅持選擇可愛型,戴上去帽子會晃來晃去。于玫晏就會忍不住,以堅定的語氣說:「你不要選你喜歡的,一定要選適合你的,先適合,再選喜歡,從安全度來講會比較可靠。」
前些天,老顧客特地帶著從桃園回來的孩子,前來向于玫晏致謝。由於發生車禍時,孩子頭部有安全帽的保護,因而撿回一條命。于玫晏慶幸當時的推薦,孩子有聽進去,更開心能看到老客人帶著小客人平安歸來。
許多人安全帽一戴就是好多年,不知檢驗局規定,安全帽的使用年限只有二到三年。
最近有位老人家來換鏡片,帽子裡的保麗龍用手輕輕一拍,粉屑便散了出來,一問才知道,安全帽已戴了二十年。由於老人家很節省,年代已久的安全帽,完全沒有安全性可言,但于玫晏總是有辦法用柔和誠懇的態度勸說,讓老人家毫不猶豫地接受。
而外送員也是店中常客,長年在大街小巷奔馳送餐,發生事故的機率較一般人為高。她會建議,發生意外事故,安全帽重擊過,需要趕快換新。
「許多顧客都是從客人變成朋友,有事沒事都會騎車過來和我聊天。」親和力十足的于玫晏,用最誠懇的態度與客人互動關懷,朋友滿天下。
◎愛心竹筒 善的循環
客群中,常有慈濟大學的學生來買安全帽,看到店內的「愛心竹筒」與「大愛」的掛飾時,都會覺得特別溫暖:「阿姨,你為什麼這麼喜歡慈濟呀?」
于玫晏笑著說:「因為十多年前剛從大陸來,我家孩子在慈濟醫院出生。幫我接生的醫生人很好,後來也變成我的老客人。他介紹很多顧客過來,所以我真的很感謝他和慈濟。」
提到「愛心竹筒」,她回憶四年前,慈濟好友黃錦雲師姊,在「老店新裝」時詢問她,可否在店中擺放「愛心竹筒」,讓客人點滴的愛心匯聚;熱心助人的于玫晏,行善不落人後,當下立即答應。
「一開始,只是單純的想幫助需要的人。2021年6月,黃秀真師姊來推動『愛心商店』,我們的專賣店便成為第433家商店;能夠結合眾人的力量來幫助需要的人,是我們店家必須要做的事,而慈濟的大愛就是一個正向與善的循環。」
一頂小小的安全帽,有專業的推薦、溫馨的堅持和經驗的分享,于玫晏在安全帽專賣店,串起人與人之間的溫暖情誼。愛,是彼此互相感染與帶動,她珍惜每位走進店內的顧客,因為他們都是生命中的貴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