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腳川溪旁蔬食樂

0觀看次
A- A+

撰文/徐翠苓(花蓮)

攝影/黃秀真

「我家門前有小河,後面有山坡,山坡上面野花多,野花紅似火......」一首兒歌《我的家》,唱出了一幅令人嚮往的田園風光。

就在花蓮七腳川溪旁,有這麼一間複合式咖啡廳,右側是中央山脈,每天清晨或下雨過後,白雲便繚繞在山腰,如仙境般。前、後院鋪著大片草皮,綠意盎然;院子裡,桂花、緬梔花(雞蛋花)、羅漢松、楊桃、香水檸檬......,還有老闆娘魏玉烟最愛的金桔樹,以及每到夏天,花開得火紅的鳳凰木。

◎舉家遷徙 陪伴女兒

「菜單上,蔬食小火鍋菜盤裡的青菜,龍鬚菜、南瓜、絲瓜、地瓜葉,甚至湯頭裡的香茅,都是我親手栽種的。」魏玉烟得意的說。

看著門口招牌上的營業品項,除了咖啡和蔬食小火鍋,居然還有童裝呢!

「搬來花蓮前,我在桃園做了二十三年的童裝生意。」魏玉烟指著店裡的童裝說,會搬到花蓮,是為了陪伴她就讀慈中三年級的唯一女兒──李念蓁,是魏玉烟結婚後將近十年才求來的孩子。

◎特別與不普通

2006年,魏玉烟陪同一位師姊,從桃園到花蓮慈院看門診,結束後,二人便到靜思精舍禮佛。每每禮佛時,魏玉烟都向佛菩薩說著同樣的心願:「請菩薩恩賜我一個來報恩的孩子。」

「說來不可思議,禮佛三次後便懷上女兒,而女兒似乎也跟慈濟特別有緣;就連來花蓮慈中讀書,也是還沒上幼稚園時就許下的願望。」魏玉烟笑著說,「只要跟慈濟有關的,她都愛。」

更特別的是,剛學會說話的小念蓁,看著電視裡的師公上人,竟然提醒媽媽:「師公上人說話,媽媽要跪著聽。」國小五年級時女兒說:「人家的媽媽都穿旗袍,妳還在穿『灰天』(慈濟社區志工制服)。」當下,魏玉烟趕緊報名委員培訓。

比起女兒的特別,魏玉烟也不普通。

二十歲從大陸嫁來臺灣的第一天,整理好行李已經晚間十一點多。隨手拿起桌上的電視遙控器,此時正在播出《人間菩提》。

「第一次見到上人,不知怎地,眼淚忽然撲簌撲簌地流下,心裡頭澎湃不已。」魏玉烟說:「當節目結束,上人身影消失時,我竟莫名的難過起來。」從此,她每天一定要看上人。甚至在桃園做童裝生意的那些年,店裡只看「大愛電視台」。

「很奇怪,別人說的臺語我聽不懂,可是上人說的我就聽得懂。」魏玉烟自己都覺得訝異:「我的繁體字也是靠閱讀《靜思語》學的。」

以前魏玉烟曾經同時向五位慈濟委員繳善款,來店裡回收紙箱的師姊、對面幫人賣菜的師姊、來向童裝店房東太太收善款的師姊、坐火車遇到的師姊,以及來為孫子買童裝的師姊。只要有因緣碰到慈濟人,她就主動請師姊來收功德款。

她做童裝生意十八年,全年無休;為了陪伴女兒去慈濟環保站、靜思書軒做志工,才破了例。「我都把每天第一筆收入投入竹筒,在十一個月內,竟然完成捐榮董的心願。」魏玉烟說。

◎不可能的任務

一位跟魏玉烟熟識的師姊曾經說:「妳煮的菜,妳女兒都覺得不好吃。」不擅廚藝的她,竟然可以為了一個「度你吃一餐素」的心願,撩下去做蔬食小火鍋,還做得讓葷食的客人稱讚:「好吃!」

「當你想要做好事的時候,就會有菩薩來成就你。」魏玉烟說,「除了很多廚藝精湛的師姊教我外;菩薩也來夢中教我用甘蔗、蘋果、蔬菜熬高湯。」

每個星期二的公休日是魏玉烟的超人日。這一天她要去取經(找人切磋廚藝)、尋找美味食材、採買,還要大掃除、除草。為了給大家最美味的蔬食料理,她在臉書的粉絲專頁寫著:「我要像女超人般的努力學習!」

推動「愛心商店」的黃秀真,也適時地發出了一則訊息:「玉烟,願意加入愛心商店嗎?」

「好啊!」花蓮第610家愛心商店於焉誕生。

◎花蓮第610家愛心商店

魏玉烟在櫃檯上擺著三個大小不一的竹筒,除了客人投錢外,她也會供養出家師父用餐,但若師父執意要付款,就把這一筆消費投入竹筒。

「如果客人的消費金額超過一千元以上,我會拿五十元硬幣,投入竹筒。」魏玉烟說:「親朋好友來用餐,不好讓我請客時,也會投入竹筒裡。」

魏玉烟瘦小的身影在開放式廚房裡,一會兒開冷藏室拿蔬菜,一會兒從冷凍櫃拿火鍋料,轉個身舀高湯、醬料、盛白飯,再擺上瓦斯爐,開火。

「祝您用餐愉快,要加湯、加蔬菜都可以叫我喔!不要客氣。」招呼好客人,接著她又移動到迴廊的吧檯了,準備客人超值升等的飲品、甜點。

「我瘦瘦的身材,就是這樣鍛鍊出來的啦!」老闆娘笑得燦爛。

夜幕低垂,蚯蚓唧唧唧,夜鶯啾啾啾,青蛙嘓嘓嘓......,客人吃飽離開了,這時咖啡廳周圍正熱鬧著呢。

 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