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:林玲悧
「報告上人,我的心願是把『大里(Tāi-lí)』」變成『大』里(tuā-lí)」
新年伊始,魏玉珍接大里區和氣組長才十天,2022年1月12日上午,與上人溫馨座談時,魏玉珍在上人座前發下宏願。
2012年受證,魏玉珍投入慈濟已經十年,前三年承擔協力組長,後七年承擔人文推廣。承擔人文推廣的時候,感恩有許多機會和靜思精舍德寧師父互動,讓她有很大的發揮空間,中區人文推廣品書會時也與各社區結很多好緣。她始終記得上人曾經叮嚀:「聞法要身體力行」,所以去年九月,徵詢她接任和氣組長的意願時,她ㄧ口答應:「好,沒有問題。」
魏玉珍承擔社區人文推廣,與眾分享聞法心得。
◎心念轉 魔王變菩薩
「進慈濟以來,深信上人的教示,把我從滾滾紅塵中拉出來,讓我覺得我是有用的人。」2011年,魏玉珍投入委員培訓,這一年是慈濟成立四十五週年,上人呼籲「大懺悔」,全臺各社區推動讀書會,慈濟志工紛紛投入〈慈悲三昧水懺〉經藏演繹。未做慈濟前,紅塵世界裡的魏玉珍是建設公司的董座,是賓主酬酢,杯觥交雜間千杯不醉的商界女強人。四姐魏淑美知道這個妹妹事業順了,變得虛榮。喝酒、唱歌、打牌樣樣都會,屢次邀請她做慈濟,一直不得其門而入。
不做慈濟,卻護持慈濟,魏玉珍不只是當會員,只要姊姊來募款,都盡其所能地護持,也在三年內捐了一個榮董。魏淑美邀她參加實業家生活營,前一天晚上,魏玉珍還在臺北參加為建築CEO舉辦的活動,喝酒喝到醉茫茫。第二天直接從臺北搭火車去花蓮參加營隊。
這是一個轉變的開始。營隊裡,魏玉珍聽到上人說,人類實在是很殘忍,把眾生吞到自己的肚子裡。「對啊,怎麼會這樣!」魏玉珍流下眼淚,當下決定要吃素。營隊結束,她很積極地做出改變,第一是開始吃素,第二是馬上報名參加社區志工見習,隔年參加委員培訓。公司的總經理調侃她,「跟人家做什麼慈濟?妳沒辦法做慈濟啦,不要自作聰明。」玉珍心想,「好,我就做給你看!」
◎薰法香 無畏說法使
培訓過程中,魏玉珍的日間生活想的都是建案的規格尺寸、戶數坪數,晚上參加讀書會時,變成四諦、六波羅密,剛開始頻道是「對」不起來的;從導讀中,慢慢理解經文,上人說:「佛法生活化,菩薩人間化」,對法漸漸有體會後,深覺法的美妙,玉珍告訴自己:「我一定要深入經藏」。
2014年1月16日,魏玉珍參加海燕風災第九梯次賑災團。此時,她進來慈濟快三年,對苦、集、滅、道的理解始終ㄧ知半解,但是七天的賑災過程中,終於體會了。1月21日賑災團離開災區獨魯萬市,回到馬尼拉。第二天清晨,團隊成員在馬尼拉靜思堂連線花蓮薰法香,終於聽懂四諦及上人那一天晨語所講的真實義了。直到現在,魏玉珍每天薰法香。
不管是在家裡,或是出國,魏玉珍堅持天天薰法聞法。
去年五月,王海玲劇團公演時有「變臉」的橋段,一轉身臉就變了。上人座談中以此事回饋,這種變臉,不只是臺上做得到,如同南非祖魯族志工也一樣做到了。他們投入慈濟以後,做訪視等慈濟事,也參加培訓。有一回培訓的時候,他們來的時候都穿著各自平常的服裝,可是聚在一起的時候,轉一個身,就是一群藍天白裙的人間菩薩。上人勉勵魏玉珍與會客室中每一位志工,「只要有心,轉一個身,魔王也能變菩薩。」
◎大家庭 以理調和鼎鼐
魏玉珍出生於一個大家庭,是十個孩子中的老么。八個姐妹中有六個受證慈濟委員,在慈濟慈善、香積、人文真善美等功能裡各領風騷。魏玉珍分享,我的姊姊是北屯一區的和氣組長魏淑美,她一直是我的典範,我們姊妹為善競爭。大里靜思堂由五個和氣組成,請問上人這樣是否安心?如果可以安心 我們會更用心一起把大里靜思堂顧好。
上人歡喜魏家姐妹攜手投入做慈濟,大家庭能和諧,一定要用智慧去調理。人與人之間如果沒有彼此磨合,就像鑽石未經砥礪,不會發亮。經歷過這些境界,自己有所體會,內心一片澄淨時,菩薩相就顯現出來。慈濟大家庭也是一樣,菩薩招生,要把「大里」變成「大」里,人人心要㝟,念要純,合和互協,才能人越多,家越旺。别的地方的人也會很歡喜到大里靜思堂,福上加福。
◎入人群 人人相互為鏡
天天薰法,在職場上,她用精進來降伏自己的銳氣;看到許多師姊講話柔和善順很羨慕,也期許自己可以調整身行。曾經有股東質疑她做事業又做慈濟,玉珍認為,與其去要求周邊的人改變,不如改變自己,做給他們看,讓他們看到慈濟之美,體會慈濟所做的事情是無為付出。
做慈濟,魏玉珍是一個多功能的人,任何人、任何功能需要她,從來都不拒絕,處處隨緣自在。但是,從志業的配合者,到承擔一個和氣組長,整合眾人之事是更大的挑戰。和氣組長初上任,魏玉珍跟上人分享承接和氣組長的心境,她說:「就像上人本來獨自清修,清修的時候,清淨歡喜,但為了蓋醫院需要募款,必須拋頭露面,四處奔波,跟大眾結緣的那種心情。」
上人慈示,修行法門很多,慈濟的修行要入人群,要與人和,如果跟人能和,理就能合。理就是真諦道理,離開人群無理可修。人人都是凡夫,雖然有時候有習氣,但是大家彼此照應,互相為鏡。最重要的是平常要練和言軟語,把它變成習慣,回歸我們的本性。
「人口多,大口鼎,飯煮多就是福,你們要再接再厲。」大里靜思堂剛落成,上人期勉魏玉珍等弟子們,邀約更多的社區會眾,進入慈濟大家庭,把「大里」成為「大」里;大里精思堂成為大里、霧峰、太平鄰近社區的好厝邊,人心富足美滿,社會祥和。
魏玉珍薰習茶道,以茶香跟大眾結好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