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:張麗雲
「好驚喜!好歡喜喔!秀緞今年圓滿榮董了!」
11月20日一大早,收到一位志工傳Line來,是文字志工賴秀緞圓滿榮董的照片,我四處詢問有沒有人知道這件事?過沒多久,她又傳來一張,是余春芳圓滿榮董。「哇!都是真善美志工耶!這是家人的喜事,一定要好好地採訪一下。」她們都很低調,我們事先也不知道,從攝影志工的照片中,喜事就曝光了。
一問之下,余春芳哽咽地說:「我今天是穿媽媽的衣服來受證的,我要感恩媽媽!」
11月20日余春芳為陪伴她們姊妹長大的媽媽圓滿榮董,先生陳志俊貼心地為她整衣裝。(攝影/簡明安)
與余春芳一聊,她口中的「媽媽」、心中要感恩的「媽媽」,並不是她的親生母親。
余春芳的生母在1966年就因病往生了,當年身為大姊的她才國中二年級,最小的妹妹四歲。隔年父親再娶,這位「媽媽」嫁過來後就沒有再生育,一路陪伴她們四個姊妹長大、受教育至組成家庭。
「這位媽媽雖然不是生我,也談不上養我,卻是『陪我們』長大的媽媽,讓我們四個姊妹都風風光光地嫁出去了,生活圓滿。」余春芳說,媽媽晚年有點失智,來不及跟她說感恩。進入慈濟,聽聞佛法,參加品書會,才慢慢思維,「應該感恩她這一生為了這個家,陪伴四位姊妹,也代替我們姊妹陪伴父親。」
余春芳再次眼眶泛紅,說:「當時不懂事,在她生前我沒有及時對她道聲感恩,但上人教導我們應該要感恩......」
父親好多年前就已經受證慈濟榮董,今年因為疫情關係,上人捐贈全球紓困物資,也捐贈五百萬劑疫苗嘉惠臺灣,余春芳詢問到還是可以為往生者捐榮董,她首先想到生母,「但是她已往生五十幾年了,說不定已投胎在善人家庭了。」所以,余春芳覺得應該以二媽的名義來捐。「我們就像是她親生女兒一樣,她嫁給我爸爸後,待我們也挺不錯的。」
這位媽媽晚年失智,身為長女的余春芳也照顧到她終老。現在九十五歲的父親失智臥床,起臥必須兩人協助,她和妹妹們會排班輪流回東勢陪他。在照顧父親的過程中,余春芳就會想起他和「媽媽」生活的種種。
「還好有她代替姊妹們陪伴父親,所以,我今天特別穿媽媽以前穿的衣服來受證,一切都是為了感恩!」
為了感恩、替父母植福受證榮董的還有賴秀緞。
「阿緞救我!」賴秀緞常常想起晚年媽媽生病的情形,有次住院竟然在睡夢中,囈語叫喊著。當年無法代替媽媽的病苦,是她心中抹不掉的痛。
今年疫情期間,賴秀緞與先生討論,是不是等定存到期後,捐一個榮董?先生和她覺得應該先為父母植福。先生已往生的阿公與父親都已是慈濟榮董,先生對賴秀緞說:「只缺妳娘家那邊。」所以賴秀緞就以往生媽媽的名義捐愛心。
文字志工賴秀緞為往生的媽媽圓滿榮董,同時三位姊妹也為已往生的父親圓滿榮董,以報父母恩。(攝影/葉玉敏)
住臺南的小妹賴秀鸞也是慈濟委員說:「既然這樣,我們也一起來幫已往生的爸爸圓滿榮董。」大姊、二姊欣然贊成,雖然父母在2009、2010年因病相繼過世了,但是孝順懂得感恩的女兒們,為父母同時圓滿榮董,父親的榮董證將在12月上人行腳臺南時,由妹妹領證。
賴秀緞說:「慈濟捐五百萬劑的疫苗真的很不容易,而且娘家的父母親都蠻照顧我們的。爸爸媽媽栽培我們,給我們好的生活基礎,我的孩子都已經有好的工作,我覺得我們有這個能力,就應該付出一點力量。」
她覺得做人要老實修,上人也說過,眾生的境遇都不盡平等,所以要有感恩的心,不管人生遇到什麼境遇,都不要讓貪瞋癡慢疑、微細的煩惱填滿心懷,一切都要感恩,能做的,就盡量做,老實做。
另外一位真善美志工何麗華以個人的名義也圓滿榮董,她希望這小小的力量,能跟社會大眾結善緣。「我想說,少出去玩就好,不必要的東西不要買,就分兩年圓滿了。」先生很善解、體貼地對她說,「這是妳自己賺的錢,妳當然可以自由處理。」
2011年《慈悲三昧水懺》演繹,上人呼籲大懺悔、大齋戒。當年,何麗華受證,先生都默默地支持她,也跟著吃素,葷食從此不進門。她說:「我做家事很不在行,很多家事都是他承擔起來,還好有他,所以我要很感恩先生的護持!」
文字志工何麗華捐榮董,為了與更多人結善緣。(攝影/章宏達)
何麗華從上人手中接下榮董證後,馬上回到工作室,投入真善美採訪勤務,「受證後,趕快將旗袍換回藍天白雲的制服,接真善美勤務。陳麗雪問我有沒有疫苗榮董可以訪,馬上就遇到一位,很多時候都是菩薩在保佑。」從話語中,可以聽得出她心心念念在勤務,惜福又知造福。
真善美家人傳佳音,溫馨的故事還在延續中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