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美莉的斜槓人生

0觀看次
A- A+

文字:林玲悧

「燈燈相傳日月明,心心相映菩薩法」情境佈置。(攝影/陳麗雪)

一念心清淨,蓮花處處開,一花一淨土,一土一如來。

佛祖拈花,惟迦葉微笑。用心去看待一朵花、一枝草,它就是一個完整的宇宙;用心融入一個空間布置,可以從簡單中感受到蘊含的力量。臺中靜思堂位在捷運站旁,是都市叢林中可以讓大眾淨心、歇心的好地方;它同時也是一個法華道場,以境教為眾生說法,傳達佛陀人人皆可成佛的本願。

「這一棵歪歪的,搬到右後側。」2021年十一月十三日,人文推廣團隊、布置團隊紛紛動起來,準備迎接上人場次歲末祝福。竹子應該高又直,但是大自然裡每一根竹子都有自己的姿態,有自己立地生長的空間。「再順時鐘轉一點點,姿態好多了。」蔡美莉負責空間布置,在她眼裡就算是稍有歪斜的素材,放在適當的位置,轉一個角度,就能合和,就是美麗。

佈置團隊同心,協力完成佈置。(攝影/陳麗雪)

◎夠了 就好了

今年歲末祝福主軸緊扣「茹素護生勤造福,共善愛灑信願行」的心念,承擔布置任務的蔡美莉本來思索著空間布置如何呈現「茹素」、「護生」,臺中靜思堂福慧廳「琉璃精舍」的施作趕在上人蒞臨中區,主持歲末祝福之前完成了,福慧廳的布置主題便以「琉璃精舍」為主軸。

末法時代,佛法已經漸漸被人遺忘了,被人我是非、無明意念佔去。一切唯心造,即使佛教有興衰,正法仍能恆存,並不因時間而有所改變。蔡美莉說她小時候只知王爺、媽祖婆,後來接觸佛法,但是寺院、法師都在觸之難及的遠方,難以靠近。

紅塵人間,如何能夠讓走進臺中靜思堂的人將心安定下來呢?「布置要做到靜寂清澄,讓置身其中的人有少欲無為的感覺。」蔡美莉分享回靜思精舍參與布置時,師父屢屢叮嚀,「夠了,就好了。」慈濟世界,佛法人間化。蔡美莉說:「菩薩走到人群裡面,看得到、聽得到;臺中靜思堂有琉璃靜思精舍,看見它,就好像回到心靈的故鄉,是心裡面一個可以安住的地方。」竹林高又直,竹葉飄曳交錯,無風亦動。福慧廳寬敞大度,紫竹林中觀自在,能以境教為眾生說法。

竹林裡的精舍散出來的光是琉璃光,是藥師如來的光,靜寂清澄,療癒世間。(攝影/林玲悧)

◎斜槓人生太複雜

蔡美莉曾經為幫助限於困頓的親友解決經濟問題而開早餐店;曾是高中數學老師,看見乖張跋扈的青少年難受教,便辭去教職,想要專心教養自己的孩子。教一個太孤單,便開起家教班;朋友開建設公司,她去當財務;先生投資的事業,她能幫忙記帳。扮演這麼多角色,不是為五斗米折腰,而是順著因緣,能做、會做,就去做了。每一天,從睜開眼睛開始,將日子過得像陀螺般轉個不停也不以為意。

原生家庭是民間信仰,大學時期的房東是佛教徒,蔡美莉曾經問她:「為何學佛?」當時房東告訴她,學佛可以求得好死。1996年,蔡美莉的公公癌末,難以面對即將到來的生命課題。看見老人家害怕的眼神,蔡美莉愛莫能助,去求助房東。房東帶美莉去見一位師父,師父為公公佛前皈依,求得心靈依止。

約莫此時,蔡美莉也成了慈濟會員,屢屢被邀約參加慈濟歲末祝福,都被她以「哎呦,我這麼忙,怎麼有空!」的理由婉拒了。1999年8月17日,土耳其大地震,蔡美莉響應慈濟呼籲,在自己的早餐店放募款箱募款。沒想到五天後臺灣遭受921地震的蹂躪。這一年的歲末,蔡美莉終於參加慈濟歲末祝福,一整場,眼淚沒停過。心燈亮時,她發願要做慈濟。

當時,她身兼數職,早上要開店,下午要幫忙記帳。也是家庭主婦,要煮飯,要接孩子上下學,晚上還有家教學生,忙、忙、忙,要做的事情太多,塞滿她的生活。就算是這麼忙,當時她也在農會教插花,只要跟花有關係,慈濟的義賣或是布置,蔡美莉都是有求必應。

「2004年,慈濟委員培訓,跟著團隊返花蓮尋根。晚上,上人就來我的夢中。」蔡美莉還記得那個夢,「夢裡,上人到我家來,還沒有用餐。我想就煮麵線,再弄個地瓜葉給師父吃,還沒煮好,我半中途又跑去忙別的事,把上人冷落在那裡。」

「然後,我就醒了!」蔡美莉再想起這個夢,再想起當時的身心狀態,「我是在幹嘛,一件事情還沒做好,又跑到哪裡了。那時候的生活就是這樣,太多雜事。」受證後,蔡美莉先把家教班停掉,再來把早餐店放手給大姑承接。委員受證之後,蔡美莉身兼協力副組長及人文推廣兩個工作。每當有大活動,例如歲末圍爐、歲末祝福等就是她發揮布置巧思的時候。雖然民權會所的空間較小,也都布置得很用心。臺中靜思堂啟用,空間變大了,蔡美莉開始有布置團隊,為人間菩薩道場的境教盡心盡力。

◎照亮黑暗的光

「美莉,這樣子怎麼能看啦?」
菩薩道不是一開始就平坦好走,起初,蔡美莉對布置的尺度還沒拿捏好時,布置好第二天,她都要跟自己,跟布置團隊心理建設,「進去時,大家鋼盔帶好!」

因為藝術是主觀的創造,不是為了要迎合大眾而作,所以藝術家的脾氣都是有稜有角,非常有主見。也因為如此,以創作者角度所呈現的作品,呈現在大家面前時,如果聽見不同的看法,不同的聲音時,便是對我見、我執的考驗。

「剛開始我一直不斷地被磨,但是,也因此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脾氣,慧命也被上人拉上來了。」現在的蔡美莉是這樣思考的,「你本來有自己的想法,但是因為你不是只為了自己,你是為了配合大家的喜好,所以要顧到很多的層面,很多人的想法。如何拿捏很重要,是自我學習最多的地方。」

布置團隊成員裡多的是教授級人才,很容易因為被批評就受傷而退轉。每一回開始布置,她都要跟團隊成員打預防針,「你是為什麼要來做布置?你覺得慈濟的道場只是一個幫助人的道場嗎?」蔡美莉提醒大家,「我是因為慈善進來慈濟,後來我發現不只是這樣,它更是個人修行的一個道場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」

「人我之間的是非雖然還是這麼多,你不要因為別人的一句話,斷了你這一世的慧命。」有因緣進來慈濟是最美好的安排,蔡美莉很感恩布置團隊的每一個人,每一個布置的構思如何呈現,她都用心跟組員分享,讓他們有所收穫。

「上人說,『以大自然為師』,文字、語言皆好表達,如何以布置來呈現呢?」布置團隊用一株枝折腰彎的植物來說法。它的枝條幾乎都折斷了,只剩下一點點連結,卻還是綠意盎然,不斷地在延續它的生命。這樣的講解,電石火光的心靈交會,所有人的慧命皆有成長。

為歲末祝福所做的布置都完成了,未來,會眾走進臺中靜思堂福慧廳,照見竹林裡的精舍散出來的光是琉璃光,是藥師如來的光,靜寂清澄,療癒世間。一如蔡美莉的人生,因為佛光照耀,紅塵勞碌都放下了。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